台灣航空公司誰最會賺?4月營收榜單 & 最新航空業趨勢全解析

2025年05月14日 14:0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優分析產業數據庫

2025年5月14日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2025年第一季,全球旅遊市場出現明顯的區域差異:美國旅遊市場受內需疲弱與政策不確定性影響,消費者信心轉弱,導致旅遊決策保守,企業也陸續下調財測;相對地,亞洲尤其是東北亞與東南亞區域旅遊動能持續升溫,台灣航空公司4月營收更紛紛創下新高!

美國旅遊市場轉向保守:企業財測集體下修,美廉航陷獲利泥沼

美國近期釋出的多項旅遊與住宿業數據顯示,消費者對於出行的態度愈來愈保守。

根據 Airbnb 的財報,公司預期 2025 年第二季的營收在 29.9 億美元至 30.5 億美元之間,將低於市場預期的 30.4 億美元,且公司認為「訂房週期變短」已成明顯趨勢,顯示出多數旅客決策更臨時、更謹慎,反映出消費信心不足的現象。

不只 Airbnb,連萬豪(Marriott)也下調了全年財測,其 2025 年客房平均收入(RevPAR)成長區間,從原先預期的 2%-4%,下修為 1.5%-3.5%。

旅遊市場轉冷,也反映在航空公司的業績上:

❎ 廉價航空:如 Southwest、JetBlue、Spirit 等廉價航空,主要依賴價格敏感型的國內旅客,一旦需求轉弱、票價下修,利潤率立刻受到壓力,甚至不乏出現虧損的情況,受影響程度極大。

✅ 全服務航空:如 Delta、United 等全服務航空,則靠高端艙等與國際航線撐住營收。
Delta 指出,自家高端艙等的營收占比已達 41%,不但超越疫情前的水準,也證明高價值旅客仍持續支撐營收動能;United 則看好國際航線的表現,預期第二季所有國際市場的「每可用座哩收益(RASM)」都將維持成長,說明長程出行需求依舊強勁。

整體來看,非必要支出縮減、政治政策變數增加,正構成美國旅遊產業下行的結構性壓力。

亞洲旅遊熱潮回歸,台灣航空股成市場焦點

在美國市場信心轉弱之際,亞洲區旅遊則出現反向回升趨勢。萬豪的財報顯示,亞太區(不含中國)的旅宿需求顯著回升,尤其以東南亞旅客最為活躍,帶動每房平均收入(RevPAR)年增超過 10%。

台灣航空業績則進一步證明這波區域復甦的實質力道:

✈️ 長榮航空(2618-TW):4月營收 184.78 億元,年增率 3.41%,創歷年最強紀錄,長短程航線載客率超過 9 成。

✈️ 中華航空(2610-TW):4月營收 179.02 億元,年增 8.02%,創歷年最強紀錄,4月載客率最高航點包括檳城、阿姆斯特丹及成都等,皆達9成以上。

✈️ 星宇航空(2646-TW):4月營收 35.97 億元,年增 35%,前4月營收達 147.92 億元,年增率 39%,單月與前四月皆創同期新高

✈️ 台灣虎航(6757-TW):受班次減少影響,4月營收略減至 13.06 億元,但前四月仍年增 6.5%,整體載客率約 87%,仍算穩定。

(資料來源:優分析產業數據庫👆)

除了本身區域旅遊需求強勁,台灣航空股近期表現強勢,還有三大有利因素同步發酵:

1️⃣ 新台幣大幅升值:出國旅費相對便宜,尤其是赴日旅遊迎來「匯差紅利」,刺激換匯與預訂潮。

2️⃣ 國際油價走低:有助航空公司壓低營運成本、提升毛利空間。

3️⃣ 暑假旺季將至:各家航空公司提前擴增航點與航班,日韓、東南亞、北美航線全面布局,展現對市場需求的高度信心。

這些有利條件不僅支撐台灣航空業者在第二季與暑假期間的營運表現,也象徵亞洲旅遊復甦態勢已正式啟動,與美國市場「需求觀望」的節奏形成強烈對比。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美國
台灣
長榮
油價
升值
觀光旅遊
航空業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