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廠茂迪 (6244-TW) 週四(8/14)公布第二季財報,數據顯示營運表現明顯承壓。茂迪為台灣最大太陽能電池廠、全球前十大太陽能電池製造商之一,具備電池與模組垂直整合能力,近年積極經營系統電廠。
第二季與上半年財報表現
單季合併營收為6.68億元,較第一季下滑15.8%,毛利率降至15.5%,營業利益縮水至2,000萬元,季減幅達68.4%;稅後純益僅約500萬元,較前一季大減92.2%,每股稅後純益(EPS)為0.01元。公司指出,台灣綠電市場開放後,國內業者進口模組,帶動平均出貨單價走低,壓縮了毛利空間。
上半年合併營收累計14.61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2.9%,毛利率約17.5%,營業利益約8,500萬元,年減56.1%;稅後純益約7,100萬元,年減59.6%,EPS為0.18元。
營收結構與案場進度
今年第二季,太陽能模組營收約占82%;系統營收(即電站相關收入)占比18%,較去年同期(8%)明顯提升,目前掛表量達70MW,主要受益於持有電站容量的持續增加;相較第一季,第二季占比進一步走高,受惠於發電旺季效應。公司預期仍有成長空間。在案場開發進度上,茂迪已取得約20MW規模,今年底將有小部分掛表,多數預計於明年下半年陸續掛表,並在2027年完成。
市場現況與後續展望
就台灣市場現況,公司指出,大型案場審核進度緩慢,加上東南亞模組大量湧入、需求不振,市場競爭壓力持續存在。在此背景下,茂迪預估第三季與第四季營運仍可望優於第二季。
公司的外銷比重已由過去三至四成提升至五成,在台灣本地市場疲弱時成為短期營收的主要支撐,主要銷售市場為日本、歐洲與東南亞。其中,歐洲市場已有突破,與景欣合作搶攻大型案場,並在東歐市場取得成效,參加羅馬尼亞 Green Energy EXPO 後已開始出貨。
不過,外銷能否持續放量、歐洲市場拓展速度,以及台灣本地需求變化,仍是影響後續表現的關鍵變數,值得持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