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7日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隨著美國即將迎來政府交接,川普過渡團隊的政策建議逐漸浮出水面,內容包括削減電動車(EV)相關支持、提高關鍵電池材料的進口關稅,並重新將聯邦資金聚焦於國防供應鏈與基礎設施建設。這一系列政策提案反映出美國汽車產業政策可能迎來重大轉折,重新強調國內產業保護與國防戰略,而非新能源發展。
政策重點:削減EV補貼、加強國防供應鏈
川普過渡團隊針對美國汽車產業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議,這些措施明顯反映政策方向轉向傳統能源,並聚焦國防供應鏈及本土產業保護。主要政策建議包括:
📌 削減電動車支持
● 取消購車稅收優惠:取消7,500美元的購車稅收抵免,讓消費者的購車成本大幅提高。
● 停止充電基礎設施投資:中止充電網絡建設,將這筆資金重新投入到國防供應鏈與基建上。
📌 保護本土供應鏈
● 加徵「國家安全關稅」:針對電池材料、關鍵礦物和充電設備加徵「國家安全關稅」,減少對外依賴。
● 加速本土電池產業建設:放寬環保審查,加快國內電池產業的生產和回收基礎設施建設。
📌 放寬排放標準
● 回撤排放與燃油效率標準:將廢氣排放標準回調至2019年的水平,允許增加廢氣排放與降低燃油經濟性標準,讓車廠有更多餘裕增加碳排放。
● 限制加州法規影響:阻止加州推動更嚴格的排放法規,避免這些法規影響到其他州。
📌 重新定義政府採購
● 取消聯邦採購目標:停止聯邦政府推行的「零排放車輛」採購目標。
● 終止電動軍事車採購:終止國防部對電動軍事車輛的研發與採購計畫。
📌 技術出口與貿易戰略
● 限制電池技術出口:限制電池技術出口,防止美國的先進技術流向特定國家。
● 提高關稅作為貿易工具:透過提高關稅作為談判籌碼,試圖打開美國汽車的出口市場。
這些政策的出發點很明確:電池材料、稀土金屬等資源被視為國防安全的核心,而電動車與充電設施則被認為不在國防優先考量範圍之內。然而,這樣的政策轉向也可能伴隨潛在風險,因為提高關稅和削減支持將導致美國企業面臨更高的成本,並影響整體供應鏈的穩定性。
對產業的影響:電動車成長放緩與傳統車廠轉型困境
如果川普團隊的政策得以實施,短期內將對美國汽車市場帶來重大衝擊:
⛔ 電動車市場需求減弱
取消購車補貼將直接提高消費者購買電動車的成本,對中產階級來說更是雪上加霜。特斯拉、通用、福特等主要車廠的銷售成長將因此放緩,市場需求也可能出現縮減的跡象。
⛔ 傳統車廠轉型受挫
多家傳統車廠近年來積極投資電動車轉型,期待能迎合政策與市場趨勢。但若排放標準放寬,加上消費者需求下降,這些企業可能重新考慮擴大燃油車產量,甚至減少對電動車的資源投入,轉型進度恐將停滯。
⛔ 供應鏈成本增加
提高電池材料和零組件的關稅雖然有助於保護本土產業,但也會使生產成本大幅上升,壓縮車廠的利潤空間。此外,這也可能引發與盟友之間的貿易摩擦,讓供應鏈問題變得更為複雜。
全球反應:貿易衝突升級,新一輪新能源競爭開打
川普團隊的政策建議勢必在全球掀起廣泛反應。美國加徵「國家安全關稅」和限制電池技術出口,將進一步激化與歐盟、日本等盟國的貿易摩擦。這些國家可能被迫採取報復性措施,對美國的汽車產品或其他產業加徵關稅,削弱美國汽車產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在中國方面,由於其在電池材料加工和電動車產能上的全球主導地位,美國政策的轉向反而可能為中國創造更大的市場空間。當美國削減電動車支持、放寬排放標準時,中國電動車產業將繼續擴大規模,進一步鞏固其在全球新能源市場的優勢,並吸引更多國際企業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