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9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當全球數據流量以倍數成長,數據中心早已成為新經濟時代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但在這場無聲的數位擴張戰爭中,「電力」正悄悄成為潛在的斷點。
近期,全球數據中心巨頭 Equinix 傳出其馬來西亞子公司正積極評估替代能源方案,以因應預期中的電價上漲風險,為這股變局拉開序幕。
馬來西亞:成長率亞太第一
根據最新統計,馬來西亞數據中心 IT 容量預計將大幅成長。為亞太地區增速之冠。憑藉鄰近新加坡的地理優勢、土地與能源成本相對低廉,馬來西亞吸引了 Amazon Web Services、Equinix、Microsoft 等國際業者紛紛佈局,形成新興數據中心聚落。
※根據圖表顯示,馬來西亞以 185% 的成長率領跑亞太地區,顯示該國正快速崛起為數據中心新興重鎮。
電價雖低,風險卻正在升高
目前馬來西亞的商用電價相對具有競爭力,2025 年預估每 kWh 僅約 53 美元,相較新加坡高達 138 美元大幅便宜。
但這樣的價格多仰賴國營補貼與天然氣定價,一旦政策轉向,企業將面臨劇烈成本波動,而今年7月電費將預計調高14.2%。
對數據中心這種高耗電設施而言,電價的波動可能不是「壓力」,而是「災難」。Equinix 選擇主動尋找替代能源方案,顯示其對電力政策與供應穩定性已有長期憂慮。
綠電不是口號,是營運續命關鍵
對於跨國數據中心業者而言,導入綠電早已不是 ESG 的加分題,而是市場競爭的基本門票。
Equinix、Google Cloud、Meta 等企業均承諾加入 RE100、實現碳中和。綠電供應能力不再只是形象工程,而是決定數據中心是否能吸引大型雲端客戶的關鍵條件。
因此,像 Equinix 這樣的企業正在透過多種方式降低對國家電網依賴,例如:
🌱簽訂企業購電協議(PPA)
🌱自建儲能系統與微型發電設施
🌱投資太陽能、風能等本地再生能源項目
Equinix在亞太的攻勢
截至 2024 年底,Equinix 在亞太地區已積極擴張東京、新加坡、雪梨、吉隆坡等市場,同時導入節能與綠電方案。
以新加坡為例,新建的 SG6 數據中心採用液冷技術與預測性能源管理,強化 AI 工作負載支援與能源效率。
不過,土地與綠電取得限制在成熟市場愈來愈明顯。相對之下,馬來西亞具備空間與開發潛力,被視為具備轉型優勢的新興據點。
Equinix 的能源多元化布局,已不只是成本考量,更是確保運算續航力與 ESG 承諾的戰略選擇。
※根據圖表顯示,自 2016 年以來,Equinix 在亞太地區的 IBX 數據中心數量已從 27 座增至 54 座,顯示其在區域內的佈局力度持續加強。
下一波挑戰:馬來西亞準備好了嗎?
馬來西亞雖然已成為亞洲數據中心的「新星」,但隨著電力需求飆升、國家電網壓力升高,若缺乏對應的能源轉型與配套政策,可能很快就會面臨擴張瓶頸。
Equinix 的策略調整是警示,也是轉機,提醒政策制定者與產業界,數據中心經濟不能只靠招商,還要有穩定、永續、智能的能源系統撐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