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工業|中國車商「鑽漏洞」?油電車大軍繞過歐盟關稅強勢進攻!

2024年12月06日 17:05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 路透社/TPG

2024年12月6日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近期,隨著歐盟針對中國電動車實施高額關稅,中國車商紛紛調整策略,將目光投向混合動力車市場。這一動作不僅顯示出中國車商靈活的市場應對能力,也揭示了歐洲市場的潛在需求轉變。

電動車關稅限制下的破局

自2024年10月起,歐盟對中國電動車進口實施最高達45.3%的關稅,以應對不公平補貼指控。然而,混合動力車卻不在這項關稅範疇內。這使得中國車商看到了契機,尤其是像比亞迪等企業,藉由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持續擴展歐洲市場。

圖片來源: 路透社

• 混合動力車的成長趨勢:中國混合動力車對歐洲出口快速增長,而圖表中顯示,2024年1月至10月歐盟的混合動力車(Hybrid electric 和 Plug-in Hybrid)註冊比例顯著上升,從2023年的26.3%增至31.0%。

• 純電動車市場的穩定:圖表顯示,純電動車(Battery electric)的市場占比從2023年的15.2%小幅下降至2024年的14.8%,反映出中國車商在電動車出口方面面臨挑戰。

圖片來源: 路透社

數據顯示,2024年Q1至Q3,中國對歐洲的混合動力車出口激增至65,800輛,同比增長三倍。此類型車輛的出口占中國對歐洲車輛總出口的比例從第一季度的9%升至第三季度的18%。

價格與燃效:混合動力車的競爭優勢

混合動力車以其價格親民且高燃油經濟性,成為應對高通膨壓力的理想選擇。例如,比亞迪的Seal U DM-i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在歐洲的起售價為35,900歐元,比Volkswagen最暢銷的Tiguan插電混合動力車低了700歐元,較Toyota C-HR PHEV更便宜10%。這種策略吸引了價格敏感的消費者,也為中國車商打破歐洲與日本車商壟斷局面鋪平了道路。

中歐生產佈局與市場策略

為了進一步削減成本並減輕貿易限制壓力,中國車商也考慮將生產與組裝轉移至歐洲。比亞迪計劃在匈牙利廠進行混合動力車與電動車的生產,而吉利汽車等品牌也推出新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全面迎合歐洲消費者需求。

然而,專家也警告,過度進攻性的價格策略可能引發歐盟新一輪關稅調查。這讓中國車商在進軍歐洲市場時需更為謹慎,避免過度壓低價格引發貿易摩擦。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汽車工業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