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美國總統川普週三宣布暫停對多國商品加徵關稅,引發全球市場再度聚焦於供應鏈調整與價格波動,其中全球咖啡產業的變動尤其值得關注。咖啡不僅是全球第二大貿易商品(僅次於石油),更是數億消費者每日不可或缺的生活品項。一旦國際政策影響到商品的進出口和成本,不只咖啡產地會受到影響,進口商、加工廠、零售業者,甚至消費者也都會連帶受到牽動。
關稅政策重塑咖啡供應鏈
原本美國對越南和印尼的進口咖啡加徵高達46%和32%的關稅,反而讓巴西咖啡出口商看到了新機會。雖然巴西也被課了10%的關稅,但比起其他國家還是輕不少,讓巴西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變得更有優勢。
根據巴西咖啡出口商協會(Cecafe)的數據,美國在2024年是巴西咖啡的最大買家,買了813萬袋(每袋60公斤),占巴西咖啡出口總量的16%。相比之下,美國從越南和印尼進口了約200萬袋咖啡,其中大多數為較廉價、強烈風味的羅布斯塔豆。
若美國未將咖啡納入免稅清單,或者越南無法透過協商解除高關稅,巴西有望擴大其在美國市場的占比。然而,Cecafe指出,這場博弈的整體氛圍仍偏向「憂慮大於機會」,反映出整體產業的不確定性與脆弱性。
在危機中展現韌性,但仍有成長極限
Cecafe表示,咖啡在歷次經濟危機中展現出較高的韌性,從COVID-19疫情期間的消費趨勢即可觀察。然而,即便咖啡能維持一定的需求水準,在全球供應鏈受挫、物流與生產成本增加的背景下,其成長動能仍受限。
尤其是巴西即將面對阿拉比卡豆(屬溫和口感、價位較高)減產的預期,與羅布斯塔豆(苦味濃烈、成本較低)增產的趨勢同步發生,使出口策略需要重新調整。這也可能對咖啡品項的平均售價與市場接受度產生影響。
咖啡產業經濟貢獻強大,爭取豁免的可能性浮現
Cecafe主張,根據研究顯示,每1美元的咖啡進口可為美國經濟創造高達43美元的附加價值,這也成為爭取咖啡納入關稅豁免清單的主要論點之一。在與美國政府進行政策協商之際,這類數據有望成為外交與產業遊說的利器。
未來幾個月內,美國是否重新修訂咖啡關稅政策,將是觀察全球咖啡供應鏈走向的重要指標。尤其在美國國內咖啡自給率極低的情況下,供應來源的穩定性與價格彈性成為政策考量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