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紡織品、成衣與工程產品的出口商對美國最新實施的25%關稅政策表達強烈擔憂。他們警告,這將不僅導致訂單流失,更恐永久失去無可取代的高量市場——美國。
根據《印度教徒報The Hindu》報導,印度商工部部長Piyush Goyal於週六(8月2日)與紡織與工程出口協會代表團會面,討論此項新關稅措施可能帶來的衝擊及政府應採取的應對策略。
一位紡織出口商指出:「某些紡織品有高達60%至70%的出口是銷往美國,像是床用紡織品方面,印度甚至是美國市場的最大供應國。如果我們失去美國買家,那些仰賴這些產品出口的企業將首當其衝,恐難再度重獲這些買主的青睞。」
目前美國買家多採觀望態度,暫停下新訂單,甚至要求印度供應商自行吸收新增關稅成本。這無疑讓出口商進退兩難。
對工程產品而言,美國也是多項產品的主要市場。工程產品出口商表示,他們早已開拓其他潛在市場,但至今無一能達到與美國相當的訂單規模。「對我們來說,美國是‘量’的市場,若失去它,即使有其他市場,也難彌補。」
此外,印度在出口工程產品時已面臨來自關稅較低國家的激烈競爭。而關稅高於印度的國家,則並不構成實質威脅。業者呼籲,政府應立即展開針對受25%關稅衝擊產品線的詳細調查。
代表團也向政府建議,應重新啟動「利息補貼計畫」(interest subvention scheme),以減輕資金壓力。根據目前情況,銀行貸款利率約為8.5%至9%,高於其他競爭國2%至3%。印度出口商——特別是中小企業——已經因為利率較高處於劣勢,如今又多了關稅成本,競爭力勢必再受重挫。
他們也提出其他紓困訴求,包括暫緩貸款還款期限,以利企業能以具競爭力的價格維持對美國的供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