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太陽能產業,由中美晶預支特休假事件,引發爆點,揭露台灣太陽能製造窘境的冰山一角,供應鏈業者預估,台灣太陽能的最後一道防線正在逐步破堤,2025年是真考驗的一年。
內需市場的凍結,圍繞在兩件事上,其一,政府修正風氣,使需求凍結,原預估2024年安裝量約1,800MW相較先前市場預測超過2,000MW。其二,美國對中國、東南亞祭出貿易限制,使東南亞急低價清庫存,進而波及台灣,境外模組進口佔總需求約2~3成,其中2024年,以越南、馬來西亞、泰國為主,不過Q4僅見越南還有大宗進口,其餘市場相較年初減少。
然而,就在市場一片不看好的情況下,太陽能模組廠12月出現了轉機,聯合再生、太極、茂迪、元晶的營收總和來到全年度的最高,聯合再生12月營收為新台幣9.96億元,年增率37.88%,月增率241.41%。
(資料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展望2025年,三大模組廠的說法 :
聯合再生 (3576-TW),根據政府政策推估,2026年前台灣太陽能將有6GW的潛在市場,預期明年太陽能產品出貨量可望成長,不過市場持續供過於求,價格依然嚴峻。
茂迪 (6244-TW),儘管內需仍未明顯好轉,但似乎有看到些燕子飛來,茂迪的產品轉換效率和良率表現佳,訂單能見度不錯,因此今年農曆春節僅放4天假,228假期將加班趕工。
元晶 (6443-TW),日前完成24億元聯貸簽約,在美國及日本市場已取得具體進展,今年前三季元晶海外市場銷售比重約10%,預計第四季外銷比重估計會提升到25%~30%,2025年外銷占比更將進一步提高至50%,加速全球化布局。
(資料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2025轉機與新發展
2024年12月,台灣太陽能產業出現了一些新的發展,為未來帶來希望。首先,經濟部能源署預告2025年度各類再生能源躉購費率,除10瓩以下的屋頂型太陽光電維持不變外,其餘屋頂型、地面型及水面型太陽光電的躉購費率均下調,其中地面型降幅達5.1% 。這顯示政策對市場成熟度的認可,同時也可能促使業者尋求更具成本效益的方案。
此外,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表示,政府開始重視太陽能裝置進度落後的問題,期望2025年屋頂型、地面型、農電、漁電四箭齊發,為產業帶來新的動能,這意味著未來可能有更多政策支持和資源投入,促進產業發展。
展望未來,台灣太陽能產業仍有許多機會與挑戰。隨著全球淨零碳排趨勢的推進,對綠電的需求持續增加。然而,環評、國土計畫法的不確定性,以及民意疑慮,可能增加大型專案的審查難度 。這點就看政策的力度能有多少。
海外市場,Q4仍有大量來自越南的太陽能模組傾銷,不過境外模組的急性倒貨,有兩大問題,包含模組售後維修品質的不足、無力進行壽命保證等,因此台灣製造仍有一定的優勢,至少從茂迪近期的說法,看到了一些曙光。
🔔加碼優惠🔔財務比率分析開課了!
想用跟法人一樣的角度來分析公司,學習與專業投資者一樣的領先思維
懂得利用財務比率將成為你一大武器
千萬好評、備受推崇的大會計師 蔡淑惠老師 親自教授,內容絕對實用!
加碼1、優分析資深研究員 30分鐘 實戰演練教學
加碼2、送🌐網通 或 🤖機器人 產業報告,請私訊客服選擇
直播課介紹、購買 https://uanalyze.pse.is/6wnxan
實體課介紹、購買 https://uanalyze.pse.is/6wnx2k
私訊選擇網通 或 機器人,客服 https://lin.ee/FKhgc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