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8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歐洲央行(ECB)於本週四再次降息25個基點,將利率下調至2.25%。這已是本輪降息周期中的第七次降息。市場解讀這一舉措為釋出進一步寬鬆政策的強烈訊號,尤其在美國總統川普自4月2日起實施互惠性關稅後,歐元區經濟受到重大衝擊,亟需政策支撐。
歐洲央行指出,因為貿易緊張局勢加劇,導致經濟成長前景惡化,市場的不確定性達到「異常」程度。
在最新政策聲明中,ECB也刪除了先前提及利率仍具「限制性」的表述。ECB執行長Christine Lagarde解釋,目前在經濟衝擊下,以「中性利率」為基準來評估政策立場並不具意義。
市場如何反應?會降到多低?
這一消息讓歐元走弱,歐元區各國政府公債殖利率也大幅下滑。德國兩年期公債殖利率下跌最多7個基點,而義大利同類型債券則創下自2022年以來的新低。
根據LSEG的數據,交易員目前預估6月再次降息的機率約為75%,高於決策前的60%。另一資料來源ICAP則顯示6月降息機率達90%。
預計今年底之前總降息幅度將達65個基點,高於先前預期的55個基點,亦即市場現在認為ECB將在年底前至少再降息三次。
相較之下,在3月會議之後,市場當時對今年內是否再降一次息都仍未完全確信,甚至押注2026年才可能升息,主要因為德國財政改革有望帶動經濟成長與通膨。
通膨是否仍是關注焦點?
儘管關稅對通膨的影響目前看來不如對經濟成長明顯,但川普宣布新一輪關稅後,市場出現強烈反應,反映潛在的通膨壓力降低。
歐元自3月初以來已大幅升值超過9%,達到1.135美元,並在貿易加權基準上創下歷史新高,有助於壓低進口成本。
此外,油價本月已下跌近10%,而歐盟進口最大來源國中國也因關稅受到明顯衝擊。市場因此對通膨的擔憂暫時擱置。一項ECB追蹤的長期通膨預期指標顯示,目前通膨預期已降至2%,低於3月的2.2%。
部分經濟學家也預警未來幾年通膨可能會低於目標,例如花旗預測2026年通膨為1.6%,2027年為1.8%。
面對高度不確定性,不同市場機構對ECB後續走向看法不一。
道明尼表示ECB願意採取必要行動;Nordea預期只會再降一次息,至2%;Barclays則預測ECB將於10月將利率降至1.25%。
Pictet Wealth Management的Frederik Ducrozet則指出,雖然他不認為歐洲將陷入衰退,但若出現衰退,ECB將需祭出更大幅度的政策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