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在當前全球經濟充滿不確定性的背景下,市場對於通膨走勢的關注持續升溫,特別是在面對美國總統川普即將宣布的新一波關稅措施之際。投資人透過通膨交換這一金融工具,積極調整對短期與中期物價走勢的預期。
通膨交換價格透露哪些經濟訊號?
投資人在美國通膨交換(inflation swaps)市場上押注,美國總統川普推行的關稅政策將在短期內大幅推升消費者物價,但隨著衰退憂慮升高,這些壓力預期將在未來幾年減退。
根據LCH的資料,截至目前,美國經LCH清算的通膨交換交易額已達1.3兆美元,自1月20日川普上任以來,隨著關稅不確定性上升,該市場規模迅速成長。
通膨交換是一種金融衍生工具,常用於對抗物價上漲的風險。交易中包含兩方:接受方(receiver)與支付方(payer)。接受方尋求對抗通膨的保障,支付方—通常為銀行—則承擔通膨相關風險。
具體而言,接受方同意以固定金額交換由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浮動支付所計算的金額。除了避險功能外,市場參與者亦藉由此工具推測未來通膨路徑與整體預期。
關稅將如何影響物價?
預計川普將於週三宣布對於針對美國進口課稅的貿易夥伴實施一系列「對等關稅」措施。雖然細節尚未公布,但分析師預估涵蓋產品包括汽車、晶片、木材與藥品。不過川普上週曾表示願意與有意避免關稅的國家協商。
在這項公告前夕,反映未來一年預期通膨的一年期通膨交換利率在上週五攀升至3.07%,創下兩年新高,截至週二仍維持在2.99%。這代表市場認為未來12個月CPI平均值將達3%,高於2月的年增率2.8%。
相對而言,兩年期與三年期交換利率分別為2.84%與2.42%,顯示市場認為通膨將在初步飆升後回落。
BCA Research債券策略長Ryan Swift表示:「由於企業需調漲售價以抵銷關稅衝擊,因此價格初期會一次性上升。」
「但中期來看,關稅會拖累製造業活動,進而導致需求減弱……最終通膨會低於原先水準,因為整體經濟受到傷害。這反映出市場對經濟衰退的預期。」
衰退風險上升,但非市場主流預期?
雖然多數銀行並未將衰退視為主要情境,但該可能性正在升高。
高盛最新報告中,將未來12個月的衰退機率由20%上調至35%,理由包括第四季成長預估下修、消費者信心下降,以及「白宮官員聲稱願意承受經濟痛苦」的言論。摩根大通的預估則為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