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經|各國央行創紀錄撤出美國資產,市場信心是否正在轉變?

圖片來源:Unsplash

2025年3月25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隨著2025第一即將結束全球金融市場面臨一場潛在資金分配風暴最新數據顯示外國投資大規模撤出美國資產規模甚至創下歷史紀錄這一變化不僅引發市場震盪讓人開始重新思考美國資產避風港地位是否正在動搖

外資為什麼突然撤出美國市場?

根據美國財政部的國際資本流動(TIC)資料顯示,2025年1月外國央行單月淨賣出美國股票達28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同月私人部門對整體美國資產的淨賣出更高達748億美元,為一年來最大單月資金流出規模。這突如其來的撤資行動,直接導致美股表現大幅落後於全球其他市場,近幾週的差距一度接近15個百分點。

這波外資撤出背後,其實牽涉到好幾個交錯的原因:

🔸美股估值過高

美國股市長期以來的高估值,導致部分外資認為回報潛力有限,風險卻持續上升。

🔸過度集中

美股產業集中度過高,尤其是科技巨頭主導大盤,增加市場系統性風險。

🔸中國AI崛起

中國推出的人工智慧模型DeepSeek,在全球AI競賽中取得進展,為亞洲科技市場帶來吸引力。

🔸歐洲政策轉變

德國近期在財政政策上的重大轉向,顯示歐元區可能展開新一輪財政擴張,對投資人而言是一種潛在的機會。

🔸對川普政府的貿易與外交政策擔憂

對於美國總統川普未來可能的貿易與外交政策走向,包括潛在的保護主義與地緣政治風險,也令外資抱持觀望態度。這些因素綜合起來,促使部分外資選擇先行撤出美國市場,降低曝險部位。

資金會流向哪裡?誰將因此受惠?

當外資撤離美國資產時,這些龐大的資金不太可能閒置,而是會尋找具有吸引力的替代標的。因此,哪些市場具備潛力,將可能從中受惠。

首先,歐洲市場具備明顯優勢。若德國等核心經濟體進一步實施財政擴張,將刺激整體歐元區經濟,有望吸引原本投資美國的機構資金轉向。特別是德國等國的評價水準相對較低,風險調整後報酬率提升,自然成為資金的避風港。

其次,亞洲科技市場亦為焦點。中國若能進一步鞏固其在人工智慧、電動車與高端製造的競爭力,將使其成為資本轉移的主要受益者。

需要留意的是,TIC報告發布有延遲性,因此1月的資金外流數據尚未反映近幾週的市場重大變動。接下來的2月與3月報告可能仍會出現龐大的資金外流。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總經
資金流向
美國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