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沒聽過Cerence(CRNC-US)這家公司,但如果你曾對著車子說「Hey BMW」啟動語音助理,那你已經接觸過他們的技術了。這家專做語音AI的美國公司,最近和聯發科、Nvidia組成聯盟,要一起把AI「塞進」智慧手機和車子裡,而且不靠雲端,靠的是裝置本身的即時運算,也就是常聽到的「邊緣運算」概念股。
Cerence(CRNC-US)的產業地位
Cerence(CRNC-US)其實是語音AI領域的老手,專攻汽車市場。他們幫助車廠打造客製化的虛擬助理,讓車不只聽得懂指令,還能說話、回答問題,甚至認得出聲音是誰的。根據公司資料,截至2024年9月底,全球已有超過5億輛車搭載Cerence的技術,光是2024財政年度內就有超過4,600萬輛新車使用他們的系統,市佔率達52%,幾乎每兩輛新車就有一輛用的是Cerence的語音平台。
除了歐美車廠外,公司客戶還包括中國汽車原廠例如吉利、上汽、蔚來、小鵬等,像是「你好,斑馬」,這是阿里巴巴與上汽集團共同開發的「斑馬智行」智慧車載系統,也是出自Cerence之手。但公司目前在中國面臨本土競爭,市場滲透率還是相當有限。
公司近日還對微軟(MSFT-US)及其子公司Nuance Communications提起著作權侵權訴訟,指控對方在語音合成(Text-to-Speech, TTS)技術上侵害其智慧財產權。Cerence表示,該項技術是其車用AI產品的核心之一,廣泛應用於汽車製造商與交通設備供應商的合作中。值得注意的是,Cerence原為Nuance的一部分,於2019年10月自母公司獨立上市。而Nuance則於2021年4月被微軟收購,成為其AI與語音應用版圖中的一員,特別是在醫療語音辨識領域。
與輝達、聯發科合作
今年聯發科與Cerence、Nvidia宣布三方合作,目標是打造一種「多模態AI模型」,結合語音與影像輸入,讓裝置不只聽得懂還看得懂,而且能即時處理,不必傳回雲端再等待回應。Cerence提供的,是他們針對車用場景設計的大型語言模型CaLLM,搭配Nvidia的AI加速平台與聯發科的晶片,讓這些智慧功能能夠順暢地運行在手機或車載系統上。
Cerence這套架構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它能在邊緣裝置本地處理語音和影像資料,例如駕駛經過看板時,可直接詢問「剛剛那個招牌寫什麼?」甚至能辨識地標、翻譯路標,未來還可能讓車廠從這些互動中開發新的廣告營收模式。公司執行長Krzanich表示,這些新功能最快將於2026年進入量產車款中。
營運近況
儘管Cerence過去因授權金展望不佳,導致股價一度連續下挫,授權金下滑的主要原因來自於固定授權合約的簽約量減少與消費速度放緩(合約負債下降的意思)。但在2025年初與Nvidia合作消息公布後,股價一日內暴漲144%。根據最新財報資料,公司第二季(截至2025年3月)營收達7,801萬美元,年增約15%,每股稀釋盈餘達0.46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0.30美元。
更重要的是,Cerence目前的「五年訂單能見度(5-year backlog)」已達9.6億美元,連續兩季維持穩定,顯示其未來數年的營收成長具有高度可見度。此外,公司也表示,其平均每台車的技術收入(PPU)從去年同期的4.51美元提升至4.87美元,代表單價的提升,主因是消費者對連網車輛與語音互動功能的需求提升,連網車比率從26%成長至29%,從這家高市占率公司的數據來看,車聯網產業需求還是繼續增長。
除了車用市場,Cerence也開始布局非汽車應用,例如與Code Factory合作推出「Voice Topping」,將語音助理技術導入自助點餐機、零售機台、機場導覽等場景,未來甚至有機會進入醫療、銀行、娛樂等產業。雖然這些新應用目前還在起步階段,公司強調會透過合作夥伴推進,控制成本但維持成長潛力,預期將從2026年起逐步反映在營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