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6日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隨著全球企業推動淨零碳排,中東地區也加快太陽能發展腳步。傳統上以石油為主的能源格局正逐漸轉變,其中工業屋頂型太陽能光伏系統(Industrial Rooftop Solar PV)正成為一項關鍵解方。
這種分散式發電方式,特別適用於中東大量倉儲與製造設施,能在不占用額外土地的情況下快速提升綠色電力比重。
大型工業設施成為太陽能應用新場景
在面對能源成本、企業碳排壓力與用電穩定需求下,越來越多企業將目光轉向「自發自用」的能源解決方案。
工業屋頂型光伏具備以下特點:
使用既有建築屋頂,不需額外土地或開發許可;與企業日間高用電需求高度吻合,提高能源效率;可結合租賃模式,免前期投資即可導入太陽能
租賃模式與能源服務平台推動快速擴張
阿聯酋知名太陽能開發商 Yellow Door Energy 就是一家專注於此模式的代表企業。透過與工業用戶簽署長期租賃契約,該公司承擔系統設計、安裝與營運維護費用,用戶則僅需支付用電費用。
這不僅降低了中小型企業導入太陽能的門檻,也加快了能源轉型進程。
近期,Yellow Door Energy與阿聯酋鋼鐵企業 EMSTEEL 合作,開發中東地區迄今為止最大的工業屋頂型光伏專案,便是一個具體實例:
此案預計2025年動工,2026年投運,為EMSTEEL邁向2030年碳排放降低40%的目標鋪路。
工業光伏與氣候承諾目標緊密結合
阿聯酋作為COP28主辦國,也積極在政策上支持綠色能源與企業減碳。許多大型工業企業開始設下科學基礎減碳目標(SBTi),促使能源使用轉向太陽能、氫能等低碳解方。
此外,工業用戶所擁有的屋頂面積大、電力需求高、使用模式穩定,使其成為推動國家整體再生能源比例提升的重要角色。
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將占總能源消費44%,其中一部分就仰賴分散式發電的廣泛部署。
未來展望:太陽能結合儲能與碳交易的新階段
工業屋頂型光伏在中東地區不僅具有良好日照條件與政策利多,也將進一步結合儲能系統(BESS)、碳權市場參與等元素,提升企業能源自主性與碳金融價值。
Yellow Door Energy等開發商已開始評估在工業屋頂項目中整合電池儲能,以因應負載調節與削峰填谷的需求,未來此類案型也可能參與碳交易市場或成為綠電憑證的供應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