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4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美國總統川普重新實施關稅政策,導致許多美國企業的進口成本大幅增加。雖然部分進口稅在這週獲得了為期 90 天的暫緩,但對大部分中國商品的加稅依舊生效,甚至總稅率達到 145%。這些關稅通常由企業先行支付,最後轉嫁到消費者身上。許多商家紛紛表示,這些政策造成了經營上的困難,也帶來極大的不確定性。
位於愛荷華州的有機護唇膏製造商 Eco Lips 創辦人暨執行長 Steve Shriver 就說:「我們不斷面對對未來與供應鏈不確定的挑戰。公司原料來自全球超過 50 個國家,因此關稅直接衝擊成本。」並預估,今年商品成本將上升 500 萬美元,而平均一年原料開銷約是 1,000 萬美元。也就是說,原料成本幾乎要多出一半!
即便川普宣佈暫緩部分關稅,Shriver 還是在當天就通知客戶價格即將上調或是出貨時間將延後。並坦言:「我不相信這件事,這只是 90 天的暫緩,可能 10 天後又會變。」
無處可逃的成本壓力,各行各業無一倖免!
在美國,中小企業幾乎無一倖免於川普關稅政策帶來的壓力。科羅拉多州經營了 45 年的玩具店 Into the Wind 老闆 Paul Kusler 表示,他幾乎每週都會收到供應商漲價通知。店內多數商品都來自中國,近期受到中國關稅調高影響,進貨成本大增,導致售價不得不跟著上調。他說:「我們最多只能吸收 3% 的成本上漲,但現在商品價格已經上漲 7% 到 10%。」此外,整體經濟不穩也導致消費者支出更加保守,當人們擔心食品與生活必需品價格上漲時,他們就不會買玩具。
佛羅里達州高端文具品牌 Simplified 創辦人 Emily Ley 就說:「自川普首任期對中國商品徵收關稅以來,她已經向美國政府繳納超過 100 萬美元 的貿易稅。雖然她試圖將部分產品轉至美國製造,但因為成本過高,根本無法生存下去。這可能會讓我們倒閉,讓我們關門大吉。」
為了自保,Simplified 創辦人正提起訴訟,主張這些關稅違憲,因為其所依據的法源與關稅本身無關。從玩具到文具,不管是進口還是自製,企業都在這波關稅風暴中苦苦掙扎。
換張椅子都要多花十幾萬?文化場館也被關稅波及
科羅拉多州丹佛市的紐曼表演藝術中心原本打算為音樂廳更換 971 張新座椅。經過一番評估後,選定了加拿大蒙特婁的製造商 Ducharme,總金額約 56 萬美元,預計於 7 月中開始進行為期六週的安裝工程。
沒想到計畫還沒正式開跑,就被川普的新關稅政策打亂節奏。根據新的規定,加拿大進口商品將被課徵 25% 的關稅,讓整個座椅更換案的成本瞬間暴增 14 萬美元。
對此,中心執行董事 Aisha Ahmad-Post 無奈表示:「椅子已經開始生產了,但我們根本來不及臨時更換廠商,只能設法籌錢把計畫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