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2025年7月6日,一艘由希臘營運的貨輪「Magic Seas」在葉門西南海域遭到疑似胡塞武裝發動的多重攻擊,從小艇槍火到無人載具與導彈接連襲擊,最終導致船員被迫棄船逃生。
事件發生不到一天後,以色列隨即展開報復行動,針對胡塞掌控的多個葉門港口與設施發動空襲,這波交火迅速升高整個地區的緊張情勢,也讓紅海航運安全再次亮起紅燈。
🚢 胡塞海上攻擊戰術升級:貨輪「Magic Seas」遭多波次海上攻擊
根據英國海事監控單位(UKMTO)與安全顧問公司 Ambrey 的通報,貨輪「Magic Seas」在葉門荷台達港西南約50海浬的海域,先是被八艘小艇以槍火與火箭榴彈攻擊,接著還遭四艘無人水面載具(USVs)及導彈襲擊。
其中兩艘USV撞上船體左側,導致貨輪起火、進水,最終船員只能棄船,所幸全數獲救;儘管沒有人公開承認犯案,但 Ambrey 指出,這艘貨輪的航線、旗國與營運背景完全符合胡塞武裝過去的攻擊目標特徵。
這起事件也是自今年4月中以來,紅海首次出現如此大規模、結合多種戰術的商船襲擊,顯示胡塞的攻勢正重新升溫,將再度對航運構成威脅。
✈️ 以色列出手反制:空襲胡塞港口與「海上雷達基地」
對於這起挑釁性攻擊,以色列國防軍(IDF)隔日凌晨對胡塞控制的三個重要港口──荷台達、拉斯伊薩(Ras Isa)、薩利夫(Salif)──以及拉斯坎提布的主要電廠展開空襲。
這次空襲的一個重點目標,是停泊在拉斯伊薩港、早在2023年底就被胡塞劫持的貨輪「Galaxy Leader」,以軍指出,胡塞已將該船改造成一座移動雷達站,用來監控紅海上的船隻動向,並支援他們的無人機與導彈攻擊。
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強調,這些設施不僅是胡塞的後勤支點,也已成為伊朗影響力延伸至紅海的重要節點,這番行動不單是報復,更是戰略上的防堵。
🌍 紅海航運安全告急:全球供應鏈面臨新一波壓力
紅海是全球第三大海運通道,每天有超過200艘商船經過,對國際貿易來說至關重要。
但自從2023年11月起,胡塞武裝以聲援巴勒斯坦為由,開始頻繁攻擊紅海航線上的船隻,根據統計,截至目前為止,已有超過100起襲擊事件,造成至少兩艘船沉沒、四名船員罹難,數十家航運公司被迫繞行非洲好望角,導致成本和時間大幅增加。
而這次「Magic Seas」遭襲,則讓外界看清楚一件事:胡塞並沒有退出這場攻勢,只是在選擇更具戰略性的時機重啟行動。專家指出,若紅海局勢持續混亂,不只航運成本會持續上升,能源和糧食等重要物資的流通也將受到波及,進一步加劇本已飽受通膨壓力的全球經濟。
這也讓原本已經準備恢復紅海航線的一些航商再度卻步,紅海的不確定性,顯然仍是全球供應鏈的最大風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