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與美國自四月啟動貿易協商以來,原訂7月9日結束的25%關稅暫緩期即將屆滿,但首爾方面目前正尋求延長90天的談判寬限期。
儘管雙方已有自由貿易協定,使得南韓對美國進口商品的關稅幾乎為零,但近期談判仍聚焦於非關稅壁壘等議題。
根據南韓貿易部長表示,美國在本次談判中要求進一步開放以下產業市場:
🚩農業
南韓雖是全球最大美國牛肉進口國,但限制30個月以上牛隻肉品進口。美國也希望開放馬鈴薯與蘋果等農產品市場,儘管南韓已同意2026年前將牛肉關稅降至零,國內仍對農業市場進一步開放抱持高度疑慮。
🚩數位產業
南韓貿易部長Yeo Han-koo指出,政府正研擬多項法案,規範國內外大型科技企業,以遏止其市場壟斷行為,並保護中小型業者。
然而,這些法案也引發美國關注。根據7月1日的信函,美國國會議員Adrian Smith與42位同僚致信貿易談判代表,批評這些立法與歐盟的《數位市場法案》類似,對美國企業不利,卻未對中國科技巨頭如字節跳動、阿里巴巴與Temu設限。
南韓執政黨正在考慮放緩針對Google、Apple、Facebook等美企,以及本地業者如Naver與Kakao的反壟斷立法。
🚩內容平台與數據服務
南韓針對內容提供者(如Netflix)徵收網路使用費,以及對Google等業者輸出定位資料的限制,也被列入美國在三月發布的外貿障礙報告中。
2016年,南韓以安全為由,拒絕Google將詳細地圖資料儲存在境外伺服器的請求。南韓預計將在8月11日對Google的新申請作出裁定,Apple也據傳提出類似地圖資料請求。
🚩造船業與製造業合作
南韓貿易部強調,雙方在造船等工業領域的合作,有助於振興美國製造業並減少其貿易赤字。部長Yeo表示,南韓在人工智慧、晶片、電池、汽車與半導體等領域具有領先地位,這些產業合作將創造雙贏局面。
🚩能源
儘管南韓正考慮增加能源採購,但對於參與阿拉斯加價值440億美元的天然氣計畫仍持保留態度。貿易部長指出,該項目目前可行性尚未明朗,美方預計在今年稍晚才會提供相關技術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