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準會3月會議紀要透露出什麼訊息?

圖片來源:Reuters/TPG

2025年4月10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美國聯準會(Fed)週三公布的3月政策會議紀要,釋出一個關鍵訊息:官員們對資產負債表縮減(即所謂的「量化緊縮」或QT)步調是否該放慢,存在一些分歧。不過,大多數人仍支持在目前這個充滿不確定的階段採取更保守的做法。

為何要放慢縮表?

聯準會在3月18日至19日舉行的會議上,宣布將每月縮減的美國公債規模上限,從250億美元大幅調降至50億美元,而針對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的350億美元上限則維持不變。這表示,從這個月開始,聯準會縮表的速度會顯著變慢。

這個決定主要是因應美國政府債務上限問題仍未解決。根據紀要內容,紐約聯準銀行指出,若國會最後成功調升債限,市場上的準備金可能會快速下滑,放慢縮表可以提前做出風險控管。

並非所有人都認同

儘管這項調整獲得「幾乎所有官員」的支持,但還是有幾位與會者表示,他們不認為有必要這麼快放慢腳步。其中,聯準會理事華勒(Christopher Waller)就再次表達對使用資產負債表作為政策工具的保留立場。

這是新的常態嗎?

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在會後記者會上曾表示,這次QT降速,不只是為了因應當下的債限不確定,也可能代表聯準會未來會採取更緩和的節奏。他形容,這樣的做法「更合理,也有助於穩定市場情緒」。

紐約聯準銀行總裁威廉斯(John Williams)也補充說,放慢速度能幫助聯準會更清楚掌握市場動態,避免出現不必要的金融波動。

市場怎麼看?

目前聯準會的資產總額,已從2022年的高峰9兆美元下降到大約6.8兆美元。不過市場對QT會何時結束仍意見不一。高盛認為可能在今年第三季結束,而摩根士丹利則認為,現在步調放慢後,QT可能會一路延續到2026年。

另一個不確定因素是川普政府的貿易政策。近期川普對多國祭出新一波關稅,讓市場開始擔憂可能出現經濟放緩甚至衰退的風險,也使得越來越多投資人預期聯準會可能被迫提前降息。

總結來說…

這次會議紀要透露出的核心訊息是:聯準會在當前環境下更願意放慢腳步、靜觀其變,以確保金融市場穩定。雖然利率政策與縮表政策是分開討論的兩件事,但在面對貿易戰與債限風險的夾擊下,聯準會的每一步動作都格外受到市場關注。

投資人未來要觀察的重點,將會是:國會如何處理債務上限?川普政府貿易政策是否再升級?而這些因素,又將如何左右聯準會下一步的貨幣政策決策。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總經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