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5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通常來說,廠商如果看到未來需求量上升,供給量也會想要快速跟上,以維持現有的市占率,這是電子業的邏輯。但在傳統設備行業上卻不見得如此,例如飛機的生產、傳統重電設備的生產。
就電力設備來說,儘管全世界都知道未來電力需求激增,但觀察國際重電設備業者在擴產的應對態度上,還是有些保守。
根據士林電機的觀察,國際大廠之中只有韓國廠商較為積極,日本三菱電機沒有擴產,而日立購併後甚至關掉一個廠。整體而言,儘管全球重電設備的供應量有所增加,但與各大國際官方機構所預估出來的長期需求量相比,差距仍十分顯著。
資料來源:[優分析]重電/再生能源產業報告
資料來源:[優分析]重電/再生能源產業報告
資料來源:IEA
為了實現2035年無碳發電目標,美國需要大規模擴展其輸配電基礎設施。美國能源部預測,到2035年,輸配電建設累計需耗費1690億美元。
為何擴產意願低落?
-
投資回報率的問題
-
供應鏈緊張的問題
投資回報率ROI的問題
重電設備如GIS或變壓器都是可以用很久的設備,例如,美國的電力變壓器平均使用壽命已達到40年,超過70%的設備已經使用超過25年。這數據代表這次的換機潮真的很龐大,但另一方面,也代表設備使用壽命超級長。
在此情況下,雖然明知電力公司現在有很大的需求,但是廠房蓋下去、勞工聘請下去,之後呢?難道這些新增的產能要空轉25年?
由於換機潮幾十年才出現一次,所以廠商在擴產態度上肯定是保守的,除非:價格很好!
比如說,約定好一個長期的採購量與平均單價,如果沒有的話就會有賠償金額。這樣就能讓新增的產能至少確定回本,也降低了未來要與勞工解約的風險。
這樣一來,就有大廠商願意擴廠了,因為它們的業務多元,調配產能的能力較高。
也就是如今所看到的情況,變壓器價格大漲了數倍,華城電機甚至跳過了經銷商,直接與電力公司接洽長約事宜。西門子與伊頓也願意擴張產線。
但是價格變貴了之後,將資本回報的壓力轉嫁給了電力公司,電力公司肯定壓力也很大,所以根據最近的報導,這些電力公司又把成本轉嫁給Google這種AI資料中心業者,兩者所簽訂的長期電力採購協議PPA價格也顯著上漲。
價格會跌回去嗎?
如果上述的阻礙因素繼續發生,價格其實會有一定程度的支撐。因為變便宜後,就沒人想生產了,而需求還在增加,就會缺。
除非:進口的設備更便宜。
因為電力公司也不是只能從本土廠商採購,國外如果有較低的價格,交期也比較快的話,電力公司也會傾向從國外進口,但這還牽涉到設備品質信賴感與後續的維修服務,因此也不是所有中小型供應商都能做,而大廠不靠變壓器賺錢,就跟日立以及三菱電機的想法一樣。
供應鏈問題
變壓器的生產需要有經驗的技師,如果要在美國當地生產,可以想像薪資成本有多高,合格的人數也可能沒那麼多。加上上述的原因,重電設備並不是重複性購買的產品,砸大錢自動化客戶需求滿足了之後怎麼辦?
所以美國本土缺乏勞動力的問題,大概是最大的瓶頸。
即使大廠如西門子說要擴產,有了廠房不見得能馬上順利產出。根據優分析的綜合報導,大廠西門子與Eaton所規劃的產能大約是在2026年之後會建置完成,但這是一個目標,最終能有多少產出仍是未知數。
另外,士林電機也指出,重電設備的零組件供應其實也很吃緊。
目前需要用到的高壓套管、切換開關、矽鋼片、銅的轉換導體等零件由歐洲、日本廠商供應。
比如說,變壓器所需的矽鋼片產品因為被電動車需求所排擠,長期的供給是吃緊的、價格也偏向上漲。
如果沒有做好與上游的關係打理,恐怕有訂單也交不了貨。由於士林電機與日廠有長期合作關係,在零組件的採購上早已有應對措施。
因此,儘管相關供應鏈股價有劇烈波動,因為還有估值的因素需要考量,但純就供需面的趨勢來看,供應緊張的大方向還是沒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