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整合商大綜(3147-TW)2025年第一季營收爆衝,刷寫單季營收紀錄。這波營收爆發,背後主要受惠於客戶台積電(2330-TW)在台灣擴廠的強勁需求。
然而,在享受了這波建廠紅利之後,公司能否維持高檔營運?除了台積電(2330-TW)之外,大綜(3147-TW)還有哪些成長引擎?AI伺服器訂單延遲交貨又將帶來什麼影響?
公司簡介
大綜(3147-TW)成立於1991年,是台灣南部第一家專注於電腦系統整合服務的企業。公司主要業務為企業軟硬體基礎建設與解決方案服務,並代理多家國際知名品牌(如HPI、HPE、DELL EMC、Cisco等)的軟硬體產品。近年來,公司也積極拓展太陽能、儲能及AI相關應用領域。
在台灣,公司於台北、桃園、新竹、台中、台南、高雄設有據點;海外則佈局蘇州、廈門、東莞、越南、美國等地。
公司長期經營各類型伺服主機及電腦、週邊產品、網路、雲端及軟體服務為主,並設計及代理各類應用軟體、解決方案、資訊安全、雲端運算、人工智慧(AI)、物聯網(AIOT)、5G網路、太陽能EPC、綠色能源、儲能系統、智慧工廠、智慧製造(MES)等技術層次較高的產品,並透過專業認證專案經理及系統工程師提供資訊服務。
大綜在台積電的建廠過程中,可提供系統整合、伺服器及相關資訊技術服務,這些服務對於台積電的建廠及運營至關重要。
台積電建廠需求推升營收,Q1業績改寫新猷
公司公告2025年3月合併營收達13.85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月增6.15%,年增更高達3.29倍。
累計2025年第一季合併營收為31.5億元,較2024年第四季大幅成長96.75%,年增2.12倍,同樣改寫單季營收紀錄。公司表示,這主要反映了半導體客戶需求強勁。
市場傳出,2025年第一季來自台積電(2330-TW)的營收貢獻較2024年同期呈現倍數增長。
(資料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AI伺服器訂單遞延,拉貨效應或可期
儘管第一季營收表現亮眼,但公司也坦言,部分AI伺服器訂單遞延至2025年才交貨,以及受惠於科技業及金融業客戶拉貨動能佳,才帶動3月及第一季營收創新高。
展望第二季,大綜(3147-TW)認為,營運應可維持一定水準。
下半年保守看待,關注關稅政策變化
此外,由於川普關稅政策不確定性高,已有客戶開始啟動提前拉貨,預估第二季可望浮現一波提前拉貨效益,屆時營運應可維持一定水準。
對於2025年下半年營運則持相對保守的態度,主要原因在於關稅政策變化仍大,恐導致中小型客戶資本支出放緩。公司將持續留意關稅變化,審慎應對。
關稅影響及工廠地點詳情:
(資料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海外市場擴張不停歇,泰國印度將設子公司
除了深耕AI技術,大綜(3147-TW)在海外市場的擴張腳步也未停歇。公司表示,為配合客戶設廠狀況,將跟著客戶腳步一同前往海外:
-
美國:於2021年成立美國子公司。美國市場的佈局主要是為了配合大客戶台積電的擴廠計畫,目前已完成一個廠,預計2026年美國二廠將放量。
-
越南:在越南設有據點,主要服務鞋廠等製造業。2023年越南市場的營收表現不如預期。
-
中國:在中國的蘇州、廈門、東莞設有據點。2023年中國經濟狀況不佳,影響營收表現。
-
馬來西亞:於2024年年底在馬來西亞設立子公司,並已正式開始運作。
-
日本:在日本設立的子公司已經開始獲利。主要是跟隨客戶的腳步,尤其是隨著AI SERVER和台積電擴廠計畫,AI的營收比重將逐步提升。
-
德國:跟隨大客戶台積電赴德國成立子公司,並負責台積電德國廠的相關辦公室設備及系統整合事宜,以及資料中心的伺服器出貨。德國子公司預計在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設立完成。
-
泰國:計畫於2025年前往泰國設立子公司。
-
印度:未來還計畫前往印度進行市場布局。
-
墨西哥:未來亦將評估前往墨西哥設立子公司。
(資料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產業趨勢:AI浪潮推動系統整合需求
隨著高科技產業及AI、5G網路蓬勃發展,資訊應用日益普及,資訊服務產業已成為全球最重要的產業之一。各項先進的資訊技術被廣泛應用於企業營運體制的創新與改良,使企業展現新活力,並藉此提升工作效率及競爭力。
系統整合產業是近年資訊業的趨勢,產業間競爭激烈,服務人力偏重,整體產業利潤偏低,新興的產品越來越多,尤其是雲端系統及行動裝置的出現,使行動化及雲端化成為未來的方向。
許多應用被重新檢視的過程,對資訊服務公司而言既是挑戰也是商機,資訊服務公司必須加強專業技術及顧問之能力以配合客戶之需求,來改變現有的營運模式,提升毛利率,以因應時代之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