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位數成長目標在望,AI加持下神達(3706)2025年成長動能足夠嗎?

2025年04月28日 14:55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神達官網

神達(3706-TW)為應對關稅壓力提早佈局,宣布其子公司神達電腦董事會決議於越南設立子公司MiTAC Property (Vietnam) Company Limited,總投資金額達1,200萬美元(約新台幣3.89億元)。

此舉不僅是為了因應越南廠的管理需求,更體現出神達快速應變分散產能,越南、美國、台灣三地產能推進,將提升公司未來長期成長性以及營運韌性的戰略佈局。

神達3月營收創新高

儘管面臨關稅風險,神達(3706-TW)3月營收達84.91億元,月增12.72%、年增146.31%,創下單月營收新高;累計第一季營收年增145.13%,同樣創下單季營收歷史新高,展現強勁成長動能。

神達旗下金雞神數(7821-TW)3月單月營收達9.89億元,年增102.34%。

公司表示,這主要得益於兩大雲端客戶的強勁拉貨,以及旗下神數(7821-TW)車用電子及Edge AI產品出貨大幅成長。

法人預期,受益於大型雲端資料中心及CSP客戶需求強勁,神達(3706-TW)短期內營收應能維持高檔。

不過,考量到潛在的關稅風險,神達(3706-TW)對第二季展望轉趨保守,強調將審慎應對,並視關稅疑慮釐清後再調整策略,不過全年營收雙位數成長目標不變。

(資料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資料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關稅風險下的產能佈局調整

面對美國可能祭出的新一波關稅措施,包括針對進口汽車關稅提高至25%的威脅,神達(3706-TW)已提前布局並啟動多項應對策略。

公司目前在美國、台灣和中國大陸皆設有生產據點,這種多地設廠的策略,除了降低供應鏈中斷的風險,未來也可依據最終關稅談判結果,靈活調整生產配置,降低潛在的關稅衝擊。

除了現有美國伺服器組裝產能外,公司也透過租賃方式擴大美國廠房,同時加速推進越南廠建設,預計於2025年下半年小量投產,展現神達積極分散生產基地的決心。

此外,公司同步評估以美國IP含量提高產品本地化比例,以爭取免於加徵關稅的資格。

神達(3706-TW)產能布局一覽

1. 美國廠產能擴充

2024年下半年啟動美國廠擴產計畫,目標就近服務北美客戶,降低運輸成本與交期風險,同時因應未來可能的關稅調整。

2. 台灣產線升級

2025年3月完成新竹二廠設備進駐,導入伺服器機殼組裝與水冷相關產品,強化高階伺服器製造能力,提升整體生產效率。

3. 越南子公司設立

2025年4月14日公告,投入新台幣38.9億元成立MiTAC Property (Vietnam) Company Limited,主要負責管理越南廠區。

越南廠預計於2025年下半年小量試產,藉以分散生產基地、降低對單一地區依賴。

神達(3706-TW)正建立更具彈性的生產網絡,公司也指出,預期2025年資本支出將會是2024年的一倍以上,顯示公司對長期營運的信心。

神達(3706-TW)三大主力並進,布局全球智慧應用

神達(3706-TW)是一家以伺服器、車用電子及物聯網解決方案為三大核心業務的科技公司,從2024年營收結構來看,AIoT產品(如POS機、工業用PC等)佔34%,Telematics(車載資通訊系統)佔20%,Mobility(行車記錄器等移動產品)佔37%,其他業務則佔9%。

在伺服器領域,公司專注於AI伺服器、通用型伺服器與儲存伺服器,為雲端服務商與企業市場提供高效能運算解決方案。

車用電子方面,旗下子公司神數(7821-TW)以自有品牌Mio行銷全球行車記錄器市場,並提供Telematics(車載資通訊系統)車隊管理解決方案,透過聯網技術提升車輛追蹤、安全診斷與智慧應用服務。

(資料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小金雞神數(7821-TW)正式掛牌興櫃

神數(7821-TW)是神達集團旗下的子公司,已於2025年3月31日正式興櫃掛牌,此公司專注於車用影像與AI平台技術,提供行車安全影像、車載視訊管理、邊緣AI運算及交通場域智慧自助服務等多項應用。

2025年3月單月營收達9.89億元,年增102.34%,受惠於車用電子及Edge AI產品出貨大幅成長。

神數(7821-TW)前身為神達電腦的行動通訊產品事業體,早期以PDA(個人數位助理)及PND(可攜式衛星導航)等消費性電子產品為主,隨著市場轉變,積極轉型至車用電子及車聯網領域,並於2019年成功打入國際車廠供應鏈,近年更跨足智慧聯網領域,結合AI技術與邊緣運算平台,提供消費性及企業級的解決方案。

在2025台北國際車用電子展中,神數(7821-TW)展示多款新世代行車記錄器與智慧車聯產品,展現持續深化車聯網與AIoT應用布局的成果。

車用電子產業趨勢

  • 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的普及: ADAS系統需要大量的感測器、處理器和軟體,帶動車用電子元件的需求。
  • 車聯網(V2X)技術的發展: 車聯網技術可實現車輛與車輛、車輛與基礎設施之間的資訊交換,提升行車安全與效率。
  • 電動車的興起: 電動車需要更複雜的電池管理系統、動力控制系統和充電基礎設施,增加車用電子元件的使用量。
  • 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 自動駕駛技術需要更強大的運算能力、更精準的感測器和更可靠的控制系統,推動車用電子技術不斷創新。

(資料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關稅
美國
AI
汽車
轉型
投資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