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4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報導】⸺當市場仍在爭論「自駕車何時上路」時,Mobileye的財報給出另一個答案——自駕早已開始,只是以更務實的方式進行。ADAS晶片出貨增速超越全球車市,顯示輔助駕駛功能正快速滲透主流車型;而中國與印度的強勁拉貨,更讓這場「部分自駕革命」提前上演。
ADAS出貨超車市成長,駕駛輔助正成為標配
要看ADAS是不是越來越普及,有個最直覺的判斷方式:拿汽車產量的成長率,去對比ADAS晶片的出貨增幅。如果晶片成長速度跑得比整體車市快,那就代表駕駛輔助系統正加速「變成標配」。這也是我們在解讀Mobileye這份財報時,最關注的數據。
Mobileye執行長Amnon Shashua在法說會上指出,公司ADAS晶片出貨量年增8%,遠高於主要車廠平均約1%的產量增幅。他表示,即使汽車總體銷量沒有明顯成長,但車廠導入輔助駕駛的速度正在加快,這讓Mobileye出貨持續高於車市增速。
這代表ADAS正從高階品牌下沉到主流車型,成為下一階段的「標配化」趨勢。換句話說,未來車市即使不成長,ADAS晶片仍會是穩定的需求支撐。
中國、印度成拉貨新主力,平價ADAS需求爆發
Mobileye指出,中國與印度市場的需求都比預期強勁。中國主要客戶在疫情期間的庫存消化完後,重新加快拉貨;印度則受惠於新安全法規,ADAS導入速度明顯提升。
公司強調,新興市場更關注「高效能但低成本」的解決方案。以Mobileye最新的EyeQ6 High晶片為例,性能接近NVIDIA的Orin-X,但成本只要四分之一。這讓ADAS不再只是高階車專利,而能擴散到更多中價位甚至平價車型。
未來幾年,誰能在效能與成本間找到最佳平衡,就能搶下最大出貨量。不過,這也意味著Mobileye的毛利率短期內可能受壓。公司預期,2026年將因低毛利產品出貨量增加而壓縮獲利,但2027年起隨產品組合轉向高階自駕晶片,毛利率可望回升。
自駕商轉倒數,Eyes-off與Robotaxi即將登場
高階自駕部分,Mobileye宣布與Audi合作的「Eyes-off」L3級自駕系統,將在2027年量產,並與Volkswagen、Holon、Lyft合作開發Robotaxi自駕車隊,預計2026年上半年在美國首個城市移除安全駕駛員。
目前全球已有超過700萬輛車搭載Mobileye系統,持續回傳高精地圖與感知數據,光美國市場就占200萬輛。公司表示,這些實際上路車輛的數據正成為訓練AI演算法的核心優勢。
業界普遍認為,2026至2027年可能是自駕晶片訂單真正放量的轉折點,帶動高算力晶片、感測器模組及AI資料平台的新一輪投資熱潮。
產業觀察:從「完全自駕」夢想,走向「部分自駕」現實
Mobileye這份財報釋放的訊號很清楚:市場不再等待「完全自駕」的遙遠未來,而是讓「部分自駕」先落地、先成為現實。ADAS標配化讓需求曲線更加穩定,中國與印度市場提供增量動能,而自駕車量產的倒數進程,也為車用電子產業帶來新的成長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