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摘要:
-
波羅的海綜合指數跌至自4月22日以來的最低點,顯示大型船舶市場需求低迷。
-
海岬型船舶指數跌幅達3.5%,運輸鐵礦與煤炭的日均收益同步下滑。
-
巴拿馬型指數也降至三週新低,煤炭與穀物運輸動能不足。
-
超輕便型船表現相對穩定,顯示小型船市場仍具局部支撐。
綜合指數下滑反映運輸市場整體疲弱
波羅的海乾散貨綜合指數(BDI)5月13日下跌24點,或1.84%,至1,280點,創下自4月22日以來的新低。該指數反映全球乾散貨市場運費整體走勢,近期受到大型船型運價回落影響明顯。綜合指數的下滑顯示整體市場需求疲弱,尤其是大型運輸船面臨運力供給過剩壓力。
海岬型船舶日均收益下降超過3%
海岬型指數大跌60點至1,671點,跌幅達3.47%,同樣創下三週以來低點。海岬型船舶主要運輸150,000噸等級的鐵礦石與煤炭,日均收益下滑495美元至13,859美元。儘管近期鐵礦石期貨受到中美貿易關稅緩解的激勵,價格觸及兩週新高,但運輸需求未見明顯起色,顯示現貨市場仍對短期需求持保守態度。
巴拿馬型船指數跌幅近2%,反映中型貨運壓力
巴拿馬型船指數下跌26點至1,316點,跌幅1.94%,也回落至4月22日以來的最低點。此型船舶多用於承載60,000至70,000噸的煤炭或穀物,日均收益下降231美元至11,844美元。根據Intermodal研究部門主管Yiannis Parganas表示,「太平洋地區運力過剩與中國煤炭進口疲軟是主要壓力來源」,反映出中型散貨市場持續面臨供需失衡的挑戰。
超輕便型船略有支撐,整體市場仍需觀察
與大型船型不同,超輕便型船舶(supramax)市場略見支撐,其運價指數小幅上升七點至977點。該型船舶多用於地區性與多樣化貨物運輸,受到全球市場需求調整影響相對較小。儘管如此,此類船舶的回升幅度有限,整體乾散貨市場仍需關注中國進口動能與全球大宗商品需求變化,特別是進入夏季前的補庫與能源需求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