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消費|資金雄厚+外送人力足,阿里巴巴與京東全力搶攻即時零售市場

2025年05月13日 17:05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Reuters Pictures/優分析後製

2025年5月13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即時零售雖然補貼成本高、利潤又低,但阿里巴巴、京東與美團仍有能力大舉投入,原因就在於他們不僅資金雄厚,還擁有現成的大規模配送人力,無需像其他潛在競爭者(例如 Temu 母公司拼多多)一樣,從零打造物流網絡。

根據 Morningstar 分析師的資料,截至去年底,阿里巴巴、京東與美團的淨現金分別達到 4000 億元、1440 億元及 1100 億元人民幣。這樣的財務實力,讓他們在即時零售領域具備長期投入與大規模補貼的能力,也大幅降低了進入門檻與營運壓力。

誰搶先誰跟進?電商巨頭彼此交鋒

這波即時零售的競爭不僅是阿里巴巴與京東之間的較勁,美團其實早已憑藉自身在外送市場的領先優勢,率先將服務從餐飲擴展至非食品類商品。為了回應美團將服務擴展至非食品商品的動作,京東在今年 2 月也正式宣布進軍餐飲外送市場,這一舉動被外界解讀為對美團的正面迎戰。

CTR 市調公司總經理 Jason Yu 補充說:「過去消費者會上京東買手機,當天就能送達,但現在可以在美團買 iPhone,半小時內送到,這對京東是直接威脅。」因此,為了因應這種消費者對速度的期待,京東也加入即時配送的戰局。

為什麼即時零售成為新戰場?

因為電商市場已趨於飽和,消費者對價格越來越敏感,整體消費力受到就業與薪資疑慮、房市低迷影響明顯,讓傳統電商的成長空間變得有限。在此背景下,快速送達成為吸引消費者的新利器。

於是,京東與阿里巴巴不約而同擴展所謂即時零售的服務,也就是將商品在 30-60 分鐘內送達消費者手中。他們分別推出京東外賣與整合餓了嗎的淘寶即時購物入口,還各自砸下 100 億元人民幣做補貼,目標就是吸引用戶更多使用、提升交易頻次。

CTR 市調公司總經理 Jason Yu 指出:「競爭太激烈,增量空間不多,每家業者都往對方地盤擴張,即時零售就是最新例子。」

補貼燒錢,消費者開心,平台能撐多久?

補貼戰火猛烈,目前京東外賣提供每日最多 20 元人民幣的折扣,合作餐廳包括麥當勞、海底撈與漢堡王;淘寶即時購物也有單筆 15 元以上折 11 元的優惠。

天津一位小店老闆表示,最近透過京東外賣訂購了一杯椰子拿鐵,實際只花了 5.9 元。他說:「我問了送餐員,他說每次配送可以賺 4 元,這樣算下來,等於是京東幫我出錢買咖啡,還親自送來。」幾天後,他又在淘寶的即時購物平台上以 3.9 元買到一杯咖啡,他笑著說:「竟然比京東還便宜 2 元!」

這些例子顯示,補貼讓消費者買得爽快,但對平台來說,這是場燒錢大戰。但由於這些電商手上有足夠的現金可用、配送網絡已建好,他們短期內有本錢拚下去。這也代表,阿里巴巴與京東無需像其他潛在競爭者(例如 Temu 的母公司拼多多)一樣,花費鉅資建立全新的配送基礎設施。

搶高頻換低頻,平台盤算更大

北京產業分析師 Liu Xingliang 指出,阿里巴巴與京東試圖透過高頻商品(如餐點、咖啡、手搖飲)吸引用戶經常打開 APP,進一步帶動低頻高單價商品的購買,如衣服與電子產品。這種「以量換質」的策略,就是看準用戶習慣一旦建立,平台就能拓展更多品項銷售。

分析師表示:「隨著京東的傳統電商業務已接近成長天花板,進軍即時零售成為其拓展新業務領域、搶占市占率的關鍵策略。」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阿里巴巴
零售消費
京東
中國
餐飲
美團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