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經|日本機構拋售超長債與外債,對美債市場恐構成哪些壓力?

2025年05月22日 15:0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路透社

2025年5月22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當日本壽險巨頭悄悄減碼海外債與長天期國債,金融市場或許尚未充分意識到這場資金流向變化的骨牌效應。

長期以來,日本機構投資人是全球債市穩定的重要力量,尤其是美債的關鍵買家之一。

如今,隨著日本央行退出超寬鬆、避險成本上升,加上美國信用評等遭調降與赤字擴張,這些變化疊加,可能觸發一場資金流動與利率定價的深層重組。

日本債市出現警訊,長天期債殖利率飆升

2025年5月,日本20年期政府公債拍賣遭遇需求疲弱,引發市場劇烈反應。30年與40年期日本國債(JGB)殖利率單日飆升15至20個基點,創下超過20年來新高,20年期殖利率甚至回到2000年以來首見的水準。

值得注意的是,短期與中期債券市場波動不大,顯示問題集中於超長天期債券。這並非單純的市場雜音,而可能是反映大型機構投資人資產配置方向出現結構性轉變。


這張圖清楚地顯示出:日本的殖利率曲線正在變得異常陡峭,反映出長期利率快速上升。這一現象受到日本央行退出市場、債券供需失衡與通膨預期升溫等因素影響。對政府財政、投資策略以及全球債券市場而言,這是一個值得高度關注的警訊。

壽險與年金基金正重新調整策略

根據法國興業銀行的觀察,日本壽險業者過去十年因應本國長期低利與通縮環境,曾積極投資於高久期的國內債與高收益的外債資產。截至2023年底,日本投資人持有海外債券總額高達2.3兆美元,其中壽險與退休基金占了近六成。

但這項策略已走到轉捩點。2025年第一季,日本壽險公司成為超長期國債與外債的淨賣方,主因在於:

🔹日本貨幣政策「正常化」,殖利率曲線趨陡化,讓長債吸引力下降。

🔸日圓匯率劇烈波動,使外債避險成本大增。

🔹美國債務評等遭調降,市場對美債風險定價出現修正。

對美債的潛在衝擊不容忽視

日本長年是美國國債的最大海外持有國,持有規模達1.13兆美元,比中國多出近3500億美元。在美國聯邦赤字持續放大的當下,這樣的資金來源尤顯重要。

但若日本買盤持續減弱,可能對美債市場構成雙重壓力:

🔺需求萎縮將推升殖利率,政府借貸成本攀升。
🔺投資人信心動搖,可能加劇市場波動,尤其是在AAA評等已經不保的情況下。

對美國而言,這將使其融資環境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全球債市面臨資金重配的十字路口

2024年,日本投資人淨賣出約450億美元歐洲債券,已顯示他們的風險偏好正在全面收縮。這種資金重配,不僅影響美債,也可能牽動歐洲與新興市場債的資金面與利差。

加上美日貿易談判日益緊張,市場預期美方可能傾向讓美元貶值以促進貿易平衡,這更可能促使日本資金撤離美元資產。對全球債市而言,這不僅是匯率議題,更是資金信任與風險重估的長期挑戰。

或許在28.6兆美元規模的美債市場中,單一投資者行為看似只是「邊際調整」,但在市場重新定價、美債供給急劇擴張之際,任何一個長期買家的退場,都可能產生放大效應。

日本這場看似「地區性」的債市震盪,正是對全球投資人敲響的警鐘──全球資金配置正悄悄進入新格局。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總經
日本
美國
公債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