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在全球市場動盪不安的時刻,原本視為資金避風港的美國公債也出現大幅波動,讓投資人轉向德國政府公債,視其為為數不多的「安全資產」。
由於美國與中國的貿易戰升級,引發投資人恐慌,導致股市連日重挫,連帶也拖累美國公債市場表現。
美國總統川普週三突然宣布暫緩90天對除中國以外國家的報復性關稅措施,使得股市在當日強勁反彈8%,但這種短期波動性更突顯市場的不確定性。
本週,美國股票與公債同時下跌,導致傳統60/40投資組合追蹤的ETF下跌超過8%。
S&P 500與美國公債ETF皆下跌逾2%,這樣的「雙殺」局面反映出市場正在經歷多重壓力,包括中美貿易緊張、保證金追繳導致安全資產被迫拋售,以及聯準會對於放寬信貸政策的遲疑。
為何外資撤離美國資產?
根據Goldman Sachs貨幣策略師Michael Cahill表示:「美國的治理與制度性問題惡化,削弱了外資對美國資產的吸引力。」
這不僅讓人擔憂,尤其對於依賴海外資金推高投資價值的美國退休金與儲蓄戶而言,更是一大風險。
目前外資對美國的總投資部位超過62兆美元,其中歐洲資金長期以來是投入美國大型科技股與高收益債券的主要力量。隨著市場動盪加劇,「害怕的錢會回家」的現象逐漸浮現。
德國公債:新避險首選?
與美國公債不同的是,德國公債(Bunds)本週表現強勁,吸引了大量避險資金。儘管德國新政府推出上兆歐元的國防與基礎建設支出一度動搖市場信心,但價格迅速回升,顯示市場仍視其為安全避風港。
美國與德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利差本週擴大至170個基點,創下近一個月來最大差距。
HSBC全球固定收益負責人Steve Major指出:「德國Bunds在新財政政策後殖利率仍具吸引力,作為避險工具的價值更加凸顯。」
即便德國公債市場規模不及美國,較難承接大量資金湧入,但其供給增加,加上歐元區其他成員國也有高收益公債選擇,使得歐洲市場成為新一波資金的潛在棲息地。
隨著資金回流歐洲,尤其是債券市場,這不僅反映當前投資信心的轉變,也可能對未來歐元與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角色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