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
在全球化學業邁入本世紀最艱困的下行週期之際,有一家企業仍維持90%的現金轉換率、推進數十億美元的低碳投資,同時回饋股東近20億美元現金。這家企業正是來自荷蘭的化學巨擘——LyondellBasell(LYB-US)。
▍公司簡介:全球最大聚丙烯技術供應者與高分子材料領導者
LyondellBasell 是全球前五大一貫化石化集團之一(上游做到下游),也是全球最大聚丙烯(PP)技術授權商與聚烯烴(Polyolefins)材料製造商。其產品涵蓋日常生活中無所不在的高分子材料,應用於食品包裝、汽車零件、建材、紡織、家電、電子與醫療產品等。
主要營運領域分為三大核心:
-
Olefins & Polyolefins:生產乙烯、丙烯、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大宗商品塑料,為主要營收與利潤來源。
-
Advanced Polymer Solutions:提供高階複合材料與工程塑料,用於車用、家電與電子領域,毛利率高、附加價值佳。
-
Intermediates & Derivatives:生產MTBE、乙二醇(EG)、氧化丙烯(PO)等化學中間體;煉油業務則於2025年初正式關閉。
此外,LYB積極擴展第四事業支柱「循環與低碳解方業務(CLCS)」,聚焦於機械回收、化學回收與再生原料,搶佔未來永續塑料的成長藍海。
▍即使景氣最差,現金還是流得進來:90%轉換率的背後是營運紀律
2024年,全球化學業面臨雙重打擊:下游需求疲弱與原物料價格波動,但LyondellBasell仍創下38億美元營運現金流,現金轉換率高達90%,大幅優於公司長期目標的80%。這筆現金不只維持營運,更實現股東回饋與資本再投資的正循環。
公司CEO Peter Vanacker指出:「這是我30多年來見過最深的化學業低谷,但我們仍持續產出穩健現金流,並推進轉型計畫。」
公司2024年共回饋股東19億美元(含股利與庫藏股),並投入18億美元進行資本支出,堅守資本配置紀律。
▍退出高碳、轉向高質:煉油退場、再生材料大步前行
與部分同業仍困於傳統煉油與大宗利差萎縮困境不同,LyondellBasell已於2025年第一季關閉美國休士頓的百年煉油廠,轉型聚焦高附加價值化學與低碳材料。
特別是「循環與低碳解方業務(CLCS)」成為公司新引擎,2024年相關出貨量年增65%,達到20萬噸水準,主力產品包含:
-
機械回收塑料(mechanical recycling)
-
化學回收再製原料(chemical recycling)
-
可再生原料來源之聚合物(renewable-based polymers)
公司目標至2030年CLCS年出貨量提升至200萬噸、年EBITDA達10億美元。德國新建中的MoReTec化學回收廠正是該策略的核心設施,預計2025年底完工。
▍擴產不等於亂花錢:沙烏地合資案展現全球成本優勢布局
LYB不僅從歐洲與美國進行資產調整,也向全球最低成本原料區前進。2025年初,公司與沙烏地SIPChem取得官方核配乙烷與丁烷,計畫合建150萬噸乙烯裂解廠,並搭配聚烯烴下游產品,初估總投資規模約50億美元。
但LYB僅持股40%,且此類大型投資案預計有三分之二資金來自非追索融資(non-recourse project debt),意即實際自有資本投入不高,卻能取得長期低成本、高利差的產線與產品銷售權利。並將自家專利催化技術與製程授權給該合資事業,同時賺取授權金與技術服務費,打造多重利潤來源。
▍歐洲化工轉骨壓力沉重,中國復甦進度緩慢,但LYB選擇「汰弱留強」
公司正進行歐洲資產結構重整,並預告將於2025年下半年對外說明詳細策略。歐洲受碳稅、能耗法規影響,部分競爭者已啟動減產或關廠,LYB藉此強化其成本優勢資產的競爭力。
中國則仍處在「政策刺激但需求未明顯回升」的尷尬階段,公司對當地市場維持審慎樂觀,但不預期短期爆發性成長。
▍結論:這不只是轉型,而是用資本與技術再造競爭優勢
產業一整個低迷的時候,LyondellBasell 沒有坐著等市況好轉,而是自己動起來,主動做調整:不賺錢的業務該砍就砍、該投資就投在全球成本最低的地方,還靠自己的技術跟再生材料佈局,慢慢打造出三大優勢:資本有節制、技術夠強、現金流穩。
這不是只會講「永續」的行銷口號,而是用實際行動、靠邏輯跟現金流堆出來的實力。
也就是因為這樣,LyondellBasell 才能在景氣冷颼颼的時候守得住,未來市場回溫時也有本事衝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