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日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在全球地緣政治持續緊張之際,荷姆茲海峽這條連接波斯灣與全球能源市場的「生命線」再次成為風暴核心。
根據美國情報官員透露,伊朗軍方於2025年6月悄然在波斯灣裝載海軍水雷,儘管尚未實際部署,卻已引發全球對該戰略航道可能遭封鎖的高度戒備。
航運風險升溫,戰略動作引發油市波動
這波軍事部署緊接著以色列6月13日對伊朗核設施發動的空襲,美方官員研判,伊朗此舉可能是為更大衝突預作準備。
伊朗過去雖屢次揚言封鎖荷姆茲海峽,卻從未付諸行動,不過美國情報指出伊朗擁有超過5,000枚水雷,且具備快速布雷能力,顯示其軍事計畫不容小覷。
荷姆茲海峽寬僅34公里,實際航道更窄,是中東五大產油國(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伊拉克、科威特與卡達)出口石油與液化天然氣的必經通道,全球每日約有2,000萬桶原油經此通行,一旦封鎖,將嚴重擾亂全球供應鏈,亞洲地區尤受衝擊。
對航運業者而言,這意味著保險費率與運輸成本可能上升,若風險升高,一些航商可能選擇繞行非洲好望角,不僅航程拉長、成本也將顯著增加。
雖然白宮宣稱美方的「午夜之錘行動」成功抑制局勢升溫,但產業界普遍認為,伊朗下一步動向仍難預測,若水雷實際部署,或伴隨其他軍事報復行動,能源與航運市場勢必迎來新一波震盪。
油價下跌不代表風險解除,市場陷入假性穩定
自美軍6月空襲伊朗核設施後,國際布蘭特原油價格不升反跌,跌幅超過10%,表面看來,市場似乎對衝突未擴大感到放心,但專家提醒,這種「假性穩定」背後暗藏風險,局勢只需一點火星,就可能引發價格劇烈反彈。
根據高盛研究部預測,2025年布蘭特原油將在每桶70至85美元之間波動,平均價落在76美元左右,主要受到OPEC+高閒置產能及美國頁岩油供應彈性的影響,使得油價暫時受到控制。
不過,若伊朗因制裁或衝突每日減少100萬桶出口,且OPEC+無法有效補上缺口,油價短線可能飆升至90美元;而若美國對全球原油加徵10%關稅,預估到2026年底,油價可能回落至略高於6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