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0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重點摘要
● 銅市場的投資者因預期中國需求下降而選擇觀望,銅價受到壓力。
● 基金購買熱潮和動量交易者推高了銅價,但隨後因市場疲軟回落。
● 分析師預計銅市場短期內銅價可能反彈,但反彈幅度有限。
● 中國需求疲軟以及全球銅庫存飆升對銅價構成壓力,尤其是在美國經濟不確定性增加的情況下。
● 長期來看,與AI和能源轉型相關的新技術可能推動銅需求,未來供需情況將有所改善。
銅市場的現狀:供需失衡
今年早些時候,由於市場預期銅的供應不足以滿足需求,掀起了一波基金購買熱潮並吸引了動量交易者的加入,使得銅價在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大幅上漲,一度突破每公噸11,100美元的歷史高點。
然而,這波漲勢並未持續太久,因為全球製造業活動的持續疲軟,特別是中國製造業的放緩,開始對實體市場產生影響,銅價自高點下跌近20%
消費者減少了銅的採購量,而生產商和貿易商則將多餘的銅交付到LME的倉庫,導致市場重新進入供應過剩的狀態。
短期反彈與長期過剩的挑戰
根據市場分析,預計今年的銅市場將出現26.5萬公噸的供應過剩,而未來幾年這一過剩情況將進一步擴大。
這意味著短期內銅價可能會有所反彈,但若全球經濟增長無法顯著改善,這波反彈可能只會是曇花一現。
部分分析師預測,2025年和2026年的供應過剩將分別達到30.5萬公噸和43.6萬公噸,屆時銅價可能會再次跌至每公噸8,000美元左右。
此外,銅庫存的增加也加劇了市場的壓力。
今年1月至5月期間,銅市場出現41.6萬公噸的過剩,而LME註冊倉庫的銅庫存已經超過30萬公噸,自5月中旬以來增長了約200%,是近五年來的最高水平。
尤其是在韓國和台灣的倉庫中堆積了大量的銅,這些銅大部分來自無法在中國國內市場銷售的中國生產商。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銅消費國,預計今年全球銅消費量約為2,600萬公噸。中國消耗的銅大部分用於製造家電的線路,這些產品隨後會被出口。然而,房地產市場的低迷和製造業停滯凸顯了銅需求面臨的挑戰。
銅的戰略價值
在此背景下,投資者的信心受到嚴重打擊,許多人對未來市場持謹慎態度,不願再輕易進場。
即使近期出現了短暫的市場利多消息,例如智利Escondida銅礦罷工的問題已解決,但市場仍然擔心供應過剩將對價格造成持續的壓力。
儘管如此,從長遠來看,銅市場依然具有潛力。
隨著人工智慧(AI)和能源轉型等新技術的推動,對銅的需求可能會在未來幾年顯著增加。雖然短期內市場面臨挑戰,但銅作為綠色能源和技術發展的關鍵原材料,未來仍然被視為具有戰略價值的商品。
如圖表所示,清潔能源技術的發展將大幅提升對銅的需求,特別是在2040年的可持續發展情景中,銅的需求將顯著增加。這進一步印證了銅在未來經濟轉型中的重要地位,長期看來,銅市場在全球能源結構轉型的過程中是不可或缺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