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原訂於 2025 年達成的綠能發電目標,延後至 2026 年 11 月才能實現,對市場成長形成壓力。此外,2024年由於中國產能遠超全球需求,導致國際市場價格持續下滑,壓縮太陽能廠的獲利空間。
中國製太陽能模組以低價進口至台灣市場,使本地廠商在競爭中處於劣勢,難以維持合理利潤。根據中國太陽能產業協會統計,2024 年中國太陽能產業的投產、開工及規劃項目數量較去年同期驟降超過 75%,超過 20 個專案宣布終止或延期。從需求端來看,晶片、電池、模組在 2024 年皆面臨顯著下滑,進一步壓縮廠商獲利。
不過,近期市場出現曙光,根據 InfoLink 最新報告,中國市場的集中式太陽能專案仍保持穩定,而分銷市場的專案則受到政策影響,部分模組廠家近期調漲報價 1 至 2 分人民幣,價格出現回升跡象,太陽能模組報價有望看見觸底跡象。
(資料來源 : 元晶法說會)
國內太陽能廠加速拓展海外市場
日本智慧能源週(2/19-2/21)為亞洲規模最大的綜合智能與再生能源展覽,涵蓋氫能與燃料電池、太陽光電、儲能電池、智能電網、風力發電、生質能發電、火力發電、碳中和及循環資源等領域,是全球再生能源業者與買主的重要交流平台。
元晶(6443-TW) 瞄準日本市場的商機,特別關注東京都政府即將於 2025 年 4 月起強制新建住宅安裝太陽能的政策,預計將帶動日本住宅太陽能裝置量大幅成長。展會上,元晶推出專為日本住宅市場設計的太陽能板,看好後市發展。
日本市場概況與商機
日本是成熟的太陽能市場,每年新增裝置容量約 4-5GW,約為台灣的兩倍。東京都政府自 2023 年 4 月起已實施新建住宅強制安裝太陽能的政策,再加上日本住宅電費高昂(比台灣高出 40-50%),進一步推動住宅太陽能需求。近年來,日本每年新增近 20 萬戶太陽能住宅,裝置容量超過 1GW,幾乎相當於台灣全年總裝機量的 60%。
元晶看準此商機,針對日本市場推出高適配性的太陽能板,並強調產品耐候性優勢。由於日本與台灣同屬海島型氣候,對太陽能產品的耐候性要求相似,元晶擁有彰濱工業區近 600MW 的鹽灘型太陽能電廠案例,在耐鹽害環境技術上具備全球領先優勢。
整體市場概況與全球市場策略
從市場趨勢來看,太陽能模組 1 月營收表現仍然疲弱,後續市場焦點轉向美國及日本市場。元晶在美國市場主打太陽能電池模組銷售,並表示已在美、日市場取得具體進展。2024 年海外市場銷售占比約 15-20%,預計 2025 年進一步提升至 30-50%,加速全球化布局。
(資料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