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營收受電力事業群續航動能強勁
大同(2371-TW)今日公告2025年3月合併營收達新台幣39.3億元,月增近30%、年增逾 7%,主要來自核心電力事業群與電子代工事業出貨動能同步提升。
受惠於客戶交貨進度加快與產線出貨節奏調整,推升本月營收表現創近期新高。
累計第一季營收為105.3億元,年減2.68%,目前大同在手訂單已超過 215 億元,營運動能持續強勁。
大同公司簡介
大同(2371-TW)成立於1918年,是台灣的老牌家電和重電廠商,也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品牌之一,長期深耕電力設備、智慧能源、家電、電子代工等領域。
公司旗下主要分為10大事業體,包括重電、智慧電表、智慧能源、電纜、家電製造等。
大同近年來積極透過產品轉型,從傳統製造商逐步成為台灣智慧節能管理與再生能源系統的領導廠商,並在台灣智慧電網、微電網與智慧電表的建設中扮演重要角色。
電力事業群多元應用齊揚,重電、電表、馬達業務成營收主力
電力事業群3月營收月增10%、年增超過20%,今年累計營收亦年增逾 10%,為推動整體營運成長的主力引擎。
-
重電事業受惠電力設備需求穩定推升,3 月與 Q1 累計營收均較去年同期大增逾 50%
-
智慧電表業務單月月增及累計年增皆逾 20%
-
馬達事業則因中小型馬達出貨暢旺與電動車(EV)相關馬達訂單挹注,單月與累計營收雙雙呈現雙位數年成長
整體電力事業群表現亮眼,毛利結構亦隨高毛利產品占比提升而優化。
穩固日本布局,訂單能見度看到2027年
大同深耕日本市場多年,目前為唯一打進日本十大電力公司供應鏈的台灣電表廠商,已取得第 2 世代智慧電表首批 127 萬具訂單,並於 2025 年起正式進入量產交貨,訂單能見度延伸至 2027 年,隨後續標案陸續釋出,公司也將積極爭取擴單。
根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政府正推進再生能源成為主力電力來源,預計 2040 年比重將達 40%–50%。
2023/2024日本低碳能源發電佔總發電量已達三分之一,其中水力發電8.6%,大同馬達事業長期供應在地合作夥伴,大型水力發電機組訂單能見度已看至2030年,並且日本太陽能發電佔比從2014年到2024年10年時間成長5倍,大同非晶質變壓器受惠政策推進,後續日本業績成長動能看好。
聚焦海外市場開發,擴大電力資源佈局與營收占比
大同參與「智慧城市展」期間,總經理沈柏延接受訪問表示,今年將積極拓展美國、日本、越南與泰國市場,其中美國案場已取得實質進展,攜手策略夥伴於奧勒岡州確定 4,500 畝土地,雙方預計共同興建電廠,初期將以 20MW、50MW 起步,最終將擴充至 100MW 規模,帶動未來長線營運動能。
公司預估,今年海外營收可望年增 20%,作為營收結構中的成長引擎之一。
沈柏延進一步指出,目前大同六大事業體中,電力事業群為獲利能力最強的核心事業,2024 年營收約 150 億元,預計今年有望成長至 157 億元。
其中表現亮眼的項目包括電表、馬達與變壓器產品,也看好未來十年電纜業務具備長線成長潛力。
此外,旗下子公司「大同智能」已完成 60 億元增資,公司規劃今年申請掛牌創新板,進一步釋放成長潛力與集團資源協同效益。
旗下子公司「大同智能」整合 EPC 工程、綠電轉供與儲能服務,正積極打造虛擬電廠(VPP)平台架構,針對離島、醫療院所、商辦大樓等電網不穩定場域,推動能源管理系統落地,滿足備援電力、用電調度與碳中和需求,未來潛在應用空間具爆發性成長機會。
截至目前,大同累計綠電發電度數已突破 16 億度,對應收入達 81 億元。隨著台灣碳費制度啟動、RE100 與綠電轉供制度逐步成形,公司指出綠電轉供平均毛利率可達 30%,吸引眾多企業、工業用戶洽談合作,預期將成為未來數年營運成長的核心動能之一。
電力事業成長明確,海外與能源轉型成推進雙軸
大同核心電力事業群持續展現穩定成長性,產品應用涵蓋智慧電網、電動車與再生能源三大趨勢板塊,加上日本市場布局成效逐步浮現,訂單與能見度同步擴大,有助於拉高整體營收與毛利結構。
後續可持續關注海外政策驅動下的標案進度,以及電子代工事業與非電力業務的穩定性,作為全年營運強度的關鍵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