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虎航(6757-TW)於2025年第二季雖受惠於美元貶值產生匯兌利益,但營運基本面顯示動能已現疲態,反映出疫情後航空市場紅利的結束與市場競爭壓力的加劇。
根據最新營收數據,第二季台灣虎航營收年減4%,為疫情解封以來首次出現年減表現,顯示需求端出現結構性轉弱跡象。其中,6月單月實際客運量年減4.2%,客運單價則下滑7.5%,較前月跌勢擴大。
更進一步觀察,第三季是暑假旺季可能也無法帶動票價反彈,反映出商業航空市場供過於求導致殺價競爭,目前市場共識預估稅後EPS將下降至0.95元,較上一季的1.96大減51%、年減53%。
台灣航空公司動態
其實虎航並非個案,反映出整體行業的壓力。以商用航空為主要收入的長榮航空(2618-TW)近期亦面臨獲利預期下修,反映出整體商業航空市場供需再平衡的挑戰。華航(2610-TW)今年獲利同樣預估會衰退,2026年目前預計能夠增長主要還是靠貨運支撐;星宇航空(2646-TW)則因機隊持續擴張,成為今年唯一預估今明兩年EPS均能正成長的業者。
隨著波音與空中巴士(Airbus)交機速度回升,以及本土競爭者如星宇航空加速擴張機隊,台灣商用航空市場未來將面臨更嚴峻的供需失衡問題,壓抑票價與獲利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