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運|搶在關稅前進貨!洛杉磯港進口爆增32%,供應鏈提前進入備戰狀態

2025年07月15日 11:35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Reuters Pictures

📦 提前備貨潮來襲,洛杉磯港 6 月進口爆量

2025 年 6 月,美國洛杉磯港出現明顯的進口激增現象,單月吞吐量達 47 萬 TEU,不僅較去年同期成長近 10%,更較 5 月暴增 32%,這波激增,並非代表終端市場需求復甦,而是企業為了閃避新一波關稅風險,選擇提前出貨、提前報關。

港口執行長 Gene Seroka 將此現象稱為「關稅鞭打效應」——政策預期造成企業快速拉貨,形成短時間內的進口高峰,特別是針對中國、墨西哥與歐盟的進口商品,零售商紛紛將第四季、甚至聖誕節的備貨時程大幅前移。

從數據來看,第 24 至第 27 週(約 6 月中到 7 月初)是進口量最明顯上揚的時段,特別是在第 25 與第 26 週,吞吐量明顯高出去年同期,顯示出這段時間正是零售商集中進貨的「最後窗口」。

儘管美中近期暫時達成關稅休兵,但川普政府仍持續表示,將自 8 月 1 日起對歐盟與墨西哥商品加徵高達 30% 的新關稅,讓許多企業不敢冒險,只能選擇「先進貨、再觀察」。

這樣的策略短期內雖能穩住庫存、鎖定價格成本,但同時也可能壓縮接下來幾個月的進口需求,導致後續運量下滑,甚至產生庫存調整壓力。

🔄 節慶商品搶先進,晚一步恐無貨可補

面對可能上調的關稅與節慶檔期壓力,不少零售商早在 6 月就完成主要備貨,根據全美零售聯合會(NRF)預估,8 月到 11 月的進口量將出現雙位數下滑,這代表節慶商品該進的貨已經在路上,該進未進的品牌,現在基本也來不及補了。

這也意味著,今年年底的購物季恐將出現熱門商品缺貨、選擇減少、甚至價格上漲的情況,零售商面臨的是「補不到貨」的供應風險,而消費者則得接受「晚買沒得選」的購物現實。

在這種情況下,中小供應商也開始調整戰略:以 Yedi Houseware 為例,面對高關稅壓力,公司選擇調漲價格、並砍掉一半以上的商品項目(SKU),只保留最熱賣、最賺錢的品項出貨,這類「精選SKU」策略已成為中小企業應對變局的共識,但也導致像 TJ Maxx、Ross 等折扣通路的商品選擇變少,連鎖影響逐漸浮現。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關稅
海運
運輸
零售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