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走弱意外成為美國大型跨國企業在本季財報表現中的一大助力,部分企業更因此調升全年財測,緩解了因美國總統川普加徵關稅所帶來的成本上升與財務規劃困難。
為什麼美元疲軟有利跨國企業?
美元走貶會提高美國企業在海外市場的營收價值,並提升美國出口商品的價格競爭力。像是Levi Strauss、Netflix、Pepsi以及3M等仰賴國際銷售的企業,皆在4至6月財報中提到匯率變動帶來的正面效益,甚至調升全年預期。
今年以來,美元匯率已下跌約10%,主因在於美國貿易政策急遽轉變,加上對經濟成長與政府債務擴張的憂慮升溫。
Dakota Wealth資深投資組合經理Robert Pavlik指出:「川普的政策重點之一,就是讓美元走弱,以刺激美國跨國企業的海外銷售,這可能是值得繼續採取的方向,尤其是如果他能如願影響利率政策的話。」
根據LSEG統計資料顯示,回顧過去20年的趨勢,美元每貶值1%,S&P 500每股盈餘成長就可望增加約0.6個百分點。目前S&P 500指數成分公司中,約有38%的營收來自海外市場,而資訊科技、非必需消費品、醫療與工業等產業,國際營收比重最高。
美敦力財務長Scott Ullem於6月4日在Jefferies會議中提到:「我們原本預期因美元升值會產生超過1億美元的不利影響,但實際上情況完全相反。」
匯率紅利難以打動投資人?
然而,僅靠匯率紅利,仍不足以令投資人完全放心。由於消費者支出趨於保守,市場更加關注企業是否具備實質成長動能。
高盛策略師指出,市場對於因匯率變動帶動的營收成長反應冷淡,反而對於在固定匯率基礎下的表現更為看重。
State Street Investment Management首席投資策略師Michael Arone表示:「投資人應將這類匯率因素視為暫時或一次性的調整,並非可持續的成長動能。」
Netflix即使調升全年營收預期,因其上調主要來自美元貶值,而非訂閱需求強勁,導致其股價上週五下跌逾4%。
根據最新財報,下列企業皆指出匯率變動對其財報產生顯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