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7/25)倫敦與上海銅價同步回落,市場普遍採取觀望態度,靜待美國進口關稅政策細節釐清。雖然部分金屬維持本週漲幅,但短線情緒偏向保守。
金屬價格變化
截至格林威治時間01:01(台北上午09:01),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三個月期銅價格下跌0.1%,報每公噸9,867.5美元,但本週累計仍上漲0.92%,有望連續第二週收漲。上海期貨交易所(SHFE)主力銅合約則下跌0.69%,至每公噸79,290元人民幣(約11,083.16美元),本週迄今累計上漲1.16%。
其他金屬整體呈現窄幅波動。LME市場中,鋁小幅上漲0.06%,至每公噸2,648.5美元,錫亦上揚0.16%,報每公噸34,680美元。相較之下,鋅下跌0.25%,至每公噸2,836.5美元,鎳則微跌0.06%,報每公噸15,455美元。漲跌幅均未超過0.3%。
在SHFE市場,除鋁上漲0.05%,報每公噸20,745元人民幣外,其餘金屬全面下跌。錫跌幅最大,達1%,至每公噸271,210元人民幣;鎳與鋅分別下滑0.71%與0.7%,報價分別為123,160元人民幣與22,820元人民幣。
市場靜待銅關稅細節與談判進展
美國計劃自8月1日起對進口金屬實施關稅,最高稅率達50%,但截至目前,具體適用產品清單與執行方式仍未公布。交易商因不確定關稅適用範圍與實施細節,暫緩交易決策,市場整體保持觀望。週四(7/24)COMEX銅價對LME升水維持在29%,低於美國預定的50%進口銅關稅,亦反映市場仍在等待明確訊號。
歐洲方面,歐盟執委會週四表示與美國達成協議的機會接近,但同時,歐盟成員國已投票批准對價值930億歐元(約1,09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實施報復性關稅,以備談判失敗時實施對等措施。
此外,中國副總理何立峰預計於7月27日至30日訪問瑞典,期間將與美國官員進行新一輪經貿會談;可能延長中美之間原訂的關稅談判期限(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