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財報季|軍工大廠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淨利竟暴跌八成,原因揭曉

2025年07月23日 00:2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Reuters Pictures

國防軍工龍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LMT-US)第二季淨利驟降約八成,主因是其航空部門一項機密項目產生16億美元的稅前虧損,導致公司整體表現承壓。

這個案例提醒了投資人,即便國防軍工企業擁有穩定甚至源源不絕的訂單,也不代表其能確保獲利能力。投資人應意識到,在多數合約為固定價格、難以轉嫁成本的情況下,原物料價格波動、人力成本上升或執行風險一旦發生,都可能對獲利造成實質衝擊。同一日,RTX(RTX-US)也因美國貿易關稅成本壓力升高下調2025年盈餘預測。

該公司於7月22日公布財報,顯示本季淨利由去年同期的16.4億美元大幅下滑至3.42億美元,每股盈餘從6.85美元降至1.46美元。儘管調整後每股盈餘仍達7.29美元,超出市場預期,但投資人對未來成長前景感到憂慮,公司股價於盤前交易中重挫7.9%。

因為真正影響到投資人信心的是展望的部分,洛克希德亦下調2025年全年營運利潤預測,由原本的81.5億美元調降至66.5億美元,減幅達18%。此次財測更新未納入關稅影響因素,而這些成本正日益影響具跨國業務的國防軍工企業。

執行長Jim Taiclet表示,公司整體基本面仍具韌性,但業界普遍認為,在通膨與供應鏈壓力未解的情況下,長期固定價格合約的成本控制風險將持續挑戰營運穩定性。

本季主要損失來源為航空部門的機密專案,產生9.5億美元支出,以及旗下西科斯基(Sikorsky)單位在執行加拿大CH-148「旋風」反潛直升機合約上的5.7億美元損失。洛克希德指出,正與加拿大政府協商修改合約條件,期望雙方能拓展合作內容、分擔風險。

作為美國國防科技核心供應商,洛克希德馬丁業務橫跨四大部門,包含負責F-35戰機與F-16、F-22等項目的Aeronautics部門,承攬愛國者三型(PAC-3)、HIMARS火箭系統等導彈計畫的Missiles and Fire Control部門,涵蓋黑鷹與海鷹直升機的Rotary and Mission Systems部門,以及執行三叉戟II D5彈道飛彈、GPS III衛星等計畫的Space部門。

據公司資料,F-35計畫目前占整體營收逾四分之一。此次財報披露的損失並未具名,但外界推測與Skunk Works(先進開發項目)機密研發進度有關。該單位專注於第六代空優平台、無人機與高超音速技術研發,為公司中長期成長關鍵之一。

國防軍工企業面對的挑戰不僅在於研發風險。隨著美國與盟邦對地緣安全要求升高,各項系統需快速投入量產與部署。但多數合約為固定價格模式,導致廠商需自行吸收原料與人力成本上升風險。

儘管如此,公司於2024年投入約16億美元於自主研發(IRAD),致力於保有技術領先地位,涵蓋 AI、自主武器、感測器融合、數位模擬與高超音速等,以強化產品整合度並提升跨領域作戰能力,進一步穩固其在全球國防軍工產業的領導地位。

未來幾季,洛克希德的營運壓力仍將取決於其在機密計畫重整、國際合約談判與供應鏈成本控管方面的進展。投資人與分析師將密切關注其後續財測更新與新接單動能,以評估公司能否穩住其「21世紀安全」戰略佈局的成長軌跡。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軍工
國防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