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9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儘管美國總統川普的新一輪關稅已於今日正式生效,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達104%的進口關稅,並波及數十個國家,市場並未如預期回穩,反而再度陷入恐慌拋售。此輪市場動盪反映出一個關鍵問題:即便政策已經落地,不確定性卻依然揮之不去。
市場到底在怕什麼?三大不確定性浮現
1. 關稅是「永久」還是談判籌碼?
川普在公開發言中曾強調,這些關稅是「永久性」措施,但也在不同場合暗示,若各國願意談判讓步,美方願意重新考慮政策。這種前後不一的訊息,讓市場無法掌握美國貿易政策的未來方向,也使企業難以制定長期供應鏈策略。
2. 盟友也在名單上,外交後果難測
與中國的貿易對抗雖不令人意外,但川普此次關稅涵蓋歐盟、日本與南韓等長年盟友,對歐洲商品課徵20%關稅,無異於「敵我不分」。這不僅讓外交關係更加緊繃,也可能引發新一輪報復性關稅,加劇全球供應鏈混亂。
目前,日本與南韓正準備與美方展開談判,義大利總理梅洛尼也預計下週訪問華府。雖然看似有協商空間,但過往經驗顯示,談判結果難以預測,也增加投資人的不安。
3. 消費成本上升風險擴大 通膨壓力恐延後爆發
路透社/益普索的最新調查顯示,約75%的美國民眾預期日用品價格將在未來半年持續上升。這波關稅可能推高進口鞋履、食品與電子產品價格,但由於已有貨品可在5月27日前豁免新關稅,真正的消費者壓力恐在數月後才全面爆發,為通膨前景增添變數。
此外,川普還透露可能對目前尚未被波及的藥品類別徵收「重大」關稅,若此政策實施,恐對醫療產業造成新一波衝擊,也進一步壓縮消費者的實質購買力。
市場反應持續消極 S&P 500瀕臨熊市
美股連跌四天,S&P 500市值已蒸發近6兆美元,那斯達克與亞洲股市也跟進重挫。日經指數今日大跌超過3%,韓圓匯率創下16年新低。投資人對川普政策的不確定性感到疑慮,已成為壓倒市場信心的主要因素。
關稅開徵是利空出盡了,還是一個風暴的開始?
儘管川普試圖以強硬關稅策略迫使各國回到談判桌,但不穩定的政策訊號、盟友關係的裂痕,以及延後浮現的通膨壓力,都讓這場貿易戰充滿更多未知。對投資人而言,真正擔憂的,並不是關稅本身,而是接下來這場貿易與經濟風暴會如何擴散,是否引發全球性衰退,才是目前市場恐慌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