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3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 初領失業金小幅下降:截至5月17日當週,美國初領失業金人數減少2,000人至22.7萬,顯示短期就業市場仍具韌性。
• 續領失業金持續上升:續領人數增加36,000人至190.3萬人,回到2021年底水準,反映失業者重返職場的難度加大。
• 企業活動短期回溫但隱憂浮現:受中美貿易暫時休兵影響,企業活動回升,但成本上升與未來需求疲弱擔憂導致就業收縮。
• 住宅市場持續疲弱:4月成屋銷售再跌0.5%,為2009年以來最弱4月表現,高房貸利率與前景不明為主因。
👉 本日總經趨勢顯示:美國勞動市場雖仍維持一定韌性,但內部經濟動能已有放緩跡象,政策與通膨走向的不確定性也開始對整體景氣構成壓力。
勞動市場仍穩,但裂縫已現
5月中旬的初領失業金人數下降至22.7萬人,略低於市場預期,顯示目前企業大致維持現有員工,對裁員仍持保留態度。
然而,續領失業金人數卻悄然升至190.3萬人,回到2021年底的水準,反映出即便勞動力市場表面平穩,實際上失業者尋職的難度正在上升。
S&P Global公佈的5月綜合PMI指出,雖然整體商業活動有回升跡象,但就業指標卻出現收縮,企業對未來需求趨勢感到憂慮,尤其在面對成本上升與供應鏈瓶頸的情況下,雇主在招聘方面顯得更加謹慎。
房地產市場方面也傳來疲弱訊號。4月成屋銷售下滑0.5%,跌至年化400萬戶,創下自2009年以來最差的4月銷售表現;同時,市場庫存激增9%至145萬戶,為近四年新高。
高房貸利率與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使得潛在買家選擇觀望,整體需求進一步轉弱。
市場訊號正在轉向
企業在政策環境日益動盪的情況下變得愈發保守。面對關稅政策反覆調整、移民政策收緊,以及公部門裁員等不確定因素,多數企業選擇按兵不動,維持現有員工規模,而非積極擴編。
這種「囤積勞動力」的策略,短期內有助於穩定失業率表現,卻也可能掩蓋市場對實際商品與服務需求正在趨緩的現實。
同時,隨著企業活動短期回溫,價格壓力也同步上升,顯示通膨風險尚未消退。
特別是在需求尚未全面回溫的背景下,若通膨進一步攀升,經濟恐將面臨增長停滯與物價上漲並存的「停滯性通膨」困境,這將對政策制定者構成更大的挑戰。
結論與未來趨勢
雖然美國勞動市場短期內仍表現穩健,但幾項警訊顯示經濟轉弱風險漸增:
⚠️企業對未來需求缺乏信心,將導致就業增速放緩。
⚠️消費支出受價格上漲與政策不確定性壓抑,將進一步影響服務與零售業就業。
⚠️高房貸利率持續打擊住宅市場,對家庭財富與建築相關產業構成壓力。
綜合而言,美國經濟呈現「外表穩健、內部轉弱」的過渡階段,後續仍需密切觀察企業裁員與聯準會政策方向,以掌握景氣走勢的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