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9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 長債殖利率急升:30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跳升近10個基點至5%,創今年新高,10年期殖利率也升至4.5%,反映市場對長期風險定價快速調整。
• 信評下調觸發壓力點:穆迪將美債信評從Aaa下調至Aa1,成為第三家調降評等的主要機構,象徵市場對美債信用信心再受打擊。
• 財政前景堪憂:川普主導的減稅法案預計將進一步擴大財政赤字,未來十年恐增3至5兆美元,強化市場對債券供給與償債能力的疑慮。
• 市場避險功能減弱:雖為傳統避險資產,美債本次遭到明顯拋售,顯示投資人正重新評估其風險與保值地位。
👉 本日總經趨勢顯示:長天期殖利率加速升高,反映債市對美國財政與信用信心出現系統性鬆動。
債市為何震盪?
上週五(5/16)穆迪將美國主權債信評從「Aaa」調降至「Aa1」,週一市場開盤後,長天期美債出現明顯賣壓。
30年期殖利率跳升近10個基點至5%,接近年內高點,10年期殖利率也升至4.5%。相比之下,短天期(2年)殖利率變動幅度不大,顯示市場主要在重新定價長期風險。
為何殖利率飆升成為關鍵風險?
🔺信評象徵意義巨大
雖然信評下調對技術面資本要求影響有限(例如銀行與清算機構仍視美債為高信用資產),但市場分析普遍認為這是「最後防線失守」,象徵信心危機。
Mirabaud警告,主權風險的再評價往往不會提前警告,一旦啟動可能失控。
🔺赤字擴張加劇供需失衡
非黨派分析指出,川普稅改案未來十年將增加3至5兆美元財政赤字,市場憂心美債供給將大幅擴張,而買盤能否承接形成疑問。這對長債殖利率構成結構性上行壓力。
🔺殖利率曲線重新定價長期風險
殖利率曲線呈現「長升短穩」格局,說明市場對短期政策變動較無所動,但長期財政與通膨風險被重新計價。投資人不再視美債為「無風險資產」,長債成為調整重點。
結論與未來趨勢
本次殖利率上升並非單一事件,而是政策、財政、信評三重因素疊加之下的系統性反應。殖利率高點的快速出現,將對以下幾點產生深遠影響:
-
壓抑企業與政府融資成本:長債利率升高意味著企業發債、政府舉債成本將顯著提高;
-
打擊資產評價:股票與房地產等資產因折現率上升而面臨估值壓力;
-
改變避險邏輯:美債長期以來的避險地位受到挑戰,全球資產配置可能出現結構轉移。
若未來稅改法案正式通過,且市場未見相應財政整頓配套措施,殖利率上升趨勢恐將延續。後續需密切觀察聯準會對債市的態度與潛在干預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