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工業|Toyota 上半年中國銷售年增6.8%,成為唯一逆勢成長的日系車廠

2025年07月09日 13:2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路透社

在中國汽車市場電動化轉型加速、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日系車廠正面臨空前壓力。然而在這波挑戰之中,豐田 Toyota (7203-T)憑藉新車策略與汰舊換新補助成功突圍,成為日系品牌中唯一實現成長的車廠,相較之下,本田 Honda (7267-T)與日產 Nissan (7201-T)則陷入銷量持續下滑的困境。

豐田靠雙引擎成長

豐田今年上半年(1至6月)其在中國的新車銷量達 83.77萬輛,年增 6.8%,為近四年來首次出現上半年銷量優於同期的成績,凸顯其在中國市場策略奏效。

能在市場逆風中成長,主要是針對高齡車輛推出換購補助有效刺激購車需求,其中3月推出的 bZ3X 電動 SUV 與 Avalon 房車成功引起市場關注並帶動銷量。

具體來看,與一汽集團合資的一汽豐田銷量達 37.78萬輛,年增 16.3%,成為成長主力,廣汽豐田則持平微增 0.6%,達 36.42萬輛,高級品牌 Lexus 同樣實現 1.3% 的小幅成長,達 8.56萬輛。

本田與日產陷入苦戰

相較之下,本田與日產在中國市場持續失利,成為整體日系銷量下滑的主因。上半年本田銷量下跌 24.2%,僅售出 31.51萬輛。儘管主力車型「Accord」與「CR-V」表現尚可,但其他車款銷售不振,加上3月推出的專屬 EV 品牌「Ye」系列未見成效。

日產則略優於本田,但仍年減 17.6%,總銷量為 27.95 萬輛。不過在4月推出 N7 純電房車後,於6月首次出現銷量轉正,單月銷量達 5.38萬輛,年增 1.9%,結束長達 15 個月的下滑,顯示電動化仍可能帶來轉機。

然而整體來看,日系三大車廠在中國上半年總銷量為 143 萬輛,年減 7%,與 2021 年的 246 萬輛高峰相比,已驟減超過 40%,顯示日系品牌在中國市場面臨結構性挑戰。

根據優分析統計,市場預估2025年這三大車廠合計稅後淨利將較去年續下滑22.52%(繼去年上漲80.49%之後)。

美市需求回落

轉向美國市場,今年第二季(4至6月)日系車廠總銷量達 155.24萬輛,年增 3%,其中豐田成長 7%,達 66.64萬輛,本田成長 9%,達 38.75萬輛。

然而6月單月銷量卻出現轉弱現象。豐田僅小幅增長,本田增幅縮至 2%,四大日系品牌(豐田、本田、Subaru、Mazda)更出現 4 個月以來的首度月減,反映出前期因關稅上路前的搶購潮已逐漸退散庫存消耗速度快於補貨,銷售壓力浮現。

關稅與成本壓力下的價格調整

美國的關稅政策,對依賴進口的品牌造成直接衝擊。Subaru (7270-T) 6月銷量年減 16%,至 4.65萬輛,連兩個月出現雙位數下滑,而 Mazda (7261-T) 減幅 6%,降至 3.33萬輛。兩者均受限於對美出口依賴度高,且預先進口庫存快速耗盡,加劇市場壓力。

在成本居高不下的情況下,車廠開始調整售價策略。Subaru 自6月起調漲部分車型售價,幅度從 750 至 2,055 美元不等,豐田則自7月起平均調漲 270 美元,三菱汽車 (7211-T)也於6月調整旗下六款車中的三款,平均漲幅達 2.1%。

根據 Cox Automotive 的資料,美國新車均價已於5月升至 4.88萬美元,年增 3%。隨著庫存壓力與需求放緩,未來數月美國新車市場恐將面臨銷售遲滯風險。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汽車工業
電動車
toyota
中國
美國
關稅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