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鞋|Puma應對美國關稅壓力,避開中國製造,供應鏈轉向越南、柬埔寨與印尼!

2025年05月09日 18:12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TPG達志影像

2025年5月9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德國運動服裝公司 Puma 經過幾次獲利預警、銷售成長不如預期,公司在上個月火速換將,由前 Adidas 銷售主管 Arthur Hoeld 接任新執行長,將於 7 月 1 日正式上任。這場交棒,意味著 Puma 正在進入一個「重新出發」的轉型期。

產業背景快速補充:歐洲競爭激烈

根據IBISWorld歐洲服裝、紡織與鞋類批發產業報告,Puma 被視為該產業中具有代表性的品牌企業之一,2024 年市占率為 2.5%,相較 Burberry 的 1.4% 與 LVMH 的 0.8% 看似不具優勢,但這其實反映出該產業本身市場集中度偏低,導致即使是領先企業,其市占率也難以突破雙位數。

Puma 的利潤率為 7.3%,雖然高於整體產業平均的 6.6%,但如果美國關稅正式上路,且成本無法有效轉嫁至終端售價,未來獲利能力恐將進一步承壓。

第一季財報數據

Puma 週四公布第一季財報,營收達 20.8 億歐元(約 23.5 億美元),年增 0.1%,略高於市場預期的 20.4 億歐元。並在不計入來自美國關稅的影響下維持 2025 年的展望,激勵公司股價一度上漲 8%,但年初至今,股價已下跌 43%,反映市場對其成長性的深層疑慮。

(圖片來源:【全球版】優分析產業數據庫)

(圖片來源:【全球版】優分析產業數據庫)

批發銷售下滑 3.6%,主要因為美國與中國的零售通路需求疲弱。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他們自己的直營通路(像是自家官網或專賣店)表現不俗,銷售成長 12%,達到 5.465 億歐元。這表示 Puma 正試圖擺脫對傳統批發商的依賴,走向直面消費者的路線。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季末庫存年增 21%,這代表公司在美中貿易不確定性下,提前把貨運往美國,準備應對潛在的升高關稅,但這也增加其資金壓力與存貨風險。

美國關稅風暴:未來可能調漲美國商品價格

如果美國總統川普在 7 月重新啟動對東南亞的高額關稅政策,Puma 將面臨重大衝擊,因為現在運往美國的商品中,來自中國的比例已降至 10%,並且還在持續減少;目前主要是從越南、柬埔寨和印尼生產供應美國市場的產品。

從整體供應結構來看,Puma 仍有 28% 的商品來自中國工廠,越南則以 26% 緊追其後,柬埔寨占比為 16%。這顯示中國雖然仍是主要供應來源,但東南亞地區的重要性正迅速上升。

面對潛在的成本增加, Puma 將觀察競爭對手(如 Adidas 與 Nike)是否先調漲價格,再決定是否跟進,財務長 Markus Neubrand 表示:「我們不想成為美國市場率先調漲價格的品牌。」

計劃在第二季結束前,全球裁撤 500 個辦公室職位,作為正在進行的節省成本措施的一部分。

Puma 在台供應商:

志強-KY(6768-TW)為國際知名運動品牌鞋類供應商,2025年出貨量有望衝4200~4400萬雙,挑戰歷史高點。產能布局以越南(2/3)、柬埔寨(1/3)為主,印尼新廠將進一步提升產能彈性,並因應美國關稅政策變動,可能影響北美、歐洲市場出貨與成本結構

廣越(4438-TW)為成衣大廠,積極評估印尼作為潛在新設廠地點,以分散供應鏈風險並提升生產彈性,2025年下半年才會有進一步動作。

百和(9938-TW)為全球最大黏扣帶製造商,主要應用於鞋類與成衣類產品。印尼廠4、5期新產能持續建置中,反映公司看好2025年市場需求可恢復成長,提前準備產能因應。直接銷美比重僅2-3%,主要為供應鞋廠與成衣廠後由其轉出口,直接受影響程度相對鞋廠及成衣廠有限。

寶成(9904-TW)為全球最大鞋類代工廠,生產基地分布於台灣、中國、越南、印尼,並積極於印度新建廠房,產能利用率高,印尼與越南為主要成長動能。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運動休閒
運動鞋
零售消費
Puma
關稅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