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7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報導)⸺ 國際銅價受美中貿易關係緩和及市場對全球經濟復甦的樂觀情緒帶動,於今日觸及17個月新高。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指標期銅一度漲至每公噸11,094美元,為自2024年5月以來最高價,隨後報11,026美元,單日上漲0.6%。
市場普遍預期,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本週在南韓會晤,並有望就「暫緩美方新增高關稅與中方稀土出口管制」達成初步協議。法人認為,若談判順利,將為全球製造業及金屬需求帶來實質利多。
中國工業利潤回升、美元走弱助推買盤
根據中國官方數據,2025年9月中國工業企業利潤創近兩年最大增幅,顯示製造業活動回溫,有助支撐銅與鋁等工業金屬需求。同時,美元兌人民幣轉弱,使美元計價的金屬對中國買家更具吸引力。
不過,衡量中國進口意願的「洋山銅溢價」(Yangshan Premium)已自5月的每公噸100美元降至38美元,顯示實際採購動能仍未完全恢復。
聯準會降息預期成潛在利多
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本週將宣布降息,帶動美元走軟並提振風險資產買氣。分析師指出,若降息確定,將進一步刺激原物料價格反彈。
鋅庫存創新低、現貨溢價飆高
除銅外,其他金屬同樣上揚。三個月期鋅上漲1%至每公噸3,054美元,現貨鋅對三個月期合約溢價一度達到每公噸338.74美元的歷史新高,顯示供應吃緊。LME認可倉庫中的鋅庫存降至僅37,050公噸,較4月中旬銳減超過八成。
StoneX分析師Natalie Scott-Gray表示,LME鋅庫存正在「直接被現貨需求吸收」,且美國市場可能因關鍵礦物的232貿易擴展法調查(Section 232)結果導致新一輪進口關稅,引發搶貨潮。
同日,LME鋁價上漲0.3%至2,868美元,鉛價上升0.4%報2,024美元,錫價攀升1.2%至36,225美元,鎳則持平於15,36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