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紅利淪為成本陷阱?本土龍頭Dana警示:美國汽車傳動系統產業恐因政策反受其害

2025年04月17日 00:1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Dana Incorporated

美國汽車傳動系統產業表面受惠於新一輪進口關稅保護,實則隱藏著營運風險與利潤壓力。根據IBISWorld於2025年4月發布的最新報告,該產業目前年營收達509億美元,Dana Incorporated(DAN-US)為市占率最高的美國本土業者,以6.4%的佔比位居龍頭,年營收約32.4億美元。緊隨其後的是Allison Transmission Holdings(4.5%)、American Axle & Manufacturing Holdings(3.9%),與ZF TRW Automotive Holdings(3.6%)​。

然而,即便身為美國最大傳動系統製造商,Dana卻在近期投資者說明中坦言,政府的關稅措施對公司「弊大於利」。該公司在北美擁有高度整合的供應鏈,產品與零組件經常跨越美加墨邊境運輸。一旦進口關稅提高,不僅造成生產成本上升,也可能引發墨西哥與加拿大的報復性關稅,進一步削弱其全球競爭力​。

Dana指出,儘管與主要OEM客戶簽訂的契約機制允許其將約75%至80%的金屬成本與關稅壓力轉嫁給客戶,但仍面臨2至5個月的延遲,對短期獲利形成壓力。此外,因該公司產品多為安全關鍵零件,若需遷移製造基地以規避關稅,還需經過嚴格的OEM重新認證,並非短期內可行策略。

進一步觀察產業現況,美國汽車傳動系統製造業近五年(2019–2024)呈現負成長,年複合增率為-0.7%。其中一大挑戰即來自進口競爭壓力與原物料價格波動,例如鋼材與原油成本居高不下,導致整體利潤率偏低。Dana在2024年淨利為8,160萬美元,淨利率僅2.5%,遠低於市占第二名Allison Transmission高達30.3%的利潤水準,顯示規模優勢並未能轉化為獲利保障​。

結合Dana自身經驗與產業數據來看,所謂的「保護性關稅」對美國汽車傳動系統產業反而形成雙刃劍。對於已經在高原物料成本與全球供應鏈壓力下掙扎的業者來說,更迫切的是穩定、可預期的貿易政策,而非短視的關稅護欄。正如Dana所示警,美國傳動系統製造業若無法在政策與市場之間取得平衡,恐怕將錯失本該屬於本土製造的成長機會。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汽車零組件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