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限出口、台灣撿到寶?撼訊(6150)、三大未來(7761)等搶進關鍵礦物與稀土供應鏈

2025年10月21日 17:55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圖片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隨著中國10月初宣布擴大稀土與關鍵礦物出口管制,市場再度關注全球供應鏈安全。台灣的經濟部與環境部等部門紛紛表態,將從政策面推動「稀有金屬國家隊」,循環經濟成為化解原料風險的新方向。

而優分析今年4月在〈全球瘋金屬回收〉中,曾盤點台灣七家相關的金屬回收概念股,包括:光洋科(1785-TW)、衛司特(6894-TW)、中台資源(6923-TW)、金益鼎(8390-TW)、昶昕(8438-TW)、綠電再生(8440-TW)與佳龍(9955-TW)。回收金屬正從環保附屬產業轉為各國競逐的戰略資源焦點。如今隨著中國擴大稀土與關鍵礦物出口限制,這項議題再度升溫。

政府啟動稀有金屬國家隊

【2025年10月21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報導】⸺為確保關鍵與戰略資源能留在台灣使用,政府正分三階段建構循環體系。首先盤點科技與國防等重點產業的原料需求,全面掌握可回收資源種類;其次透過法規或誘因,促進關鍵物料留存國內;最終協助業者取得原料、用地及技術升級,強化供應鏈自主。

環境部與經濟部也已啟動合作,規劃建立稀有貴金屬國家隊。環境部指出,現已有多家業者從事金屬回收與再製,目標是讓這些資源在台灣形成內循環,而非再度外銷。

台鏈企業回收布局與供應鏈掌握

中國擴大稀土與關鍵金屬出口限制後,國內相關業者陸續加速回收與再生布局。撼訊(6150-TW)、三大未來(7761-TW)、富采(3714-TW)與閎暉(3311-TW)等公司,分別從不同角度切入金屬、礦物與稀土的循環利用,展現台灣產業鏈強化資源自主的具體進展。

🔹 撼訊(6150):從顯卡製造跨足循環經濟

撼訊科技已從原本的顯示卡本業,轉向發展回收金屬與再生材料的「循環經濟」事業。公司位於蘆竹的廠區已具備正式投產資格,能處理廢電池並進行金屬提煉。公司表示,蘆竹廠具備再生鋰、鈷、鎳、金、銀等共27種關鍵材料的能力,並成功取得日本 Panasonic (6752-JP)的再生鋰訂單,預計自2025年第三季開始進行小量出貨。

除了鋰電池材料回收,撼訊也明確規劃將業務擴展至稀土提煉與二氧化碳捕捉設備(已小量出貨到日本、印尼)的量產與銷售。公司管理層期待這些新事業為「第二成長引擎」。不過回收事業等仍面臨幾項風險:包含量產能力尚待擴大、環保與安全法規需符合國際標準、以及再生原料價格波動可能影響毛利。

🔹 三大未來(7761):深化廢電池回收與黑粉高值化

三大未來主力業務為廢乾電池與鋰電池回收處理,並以「黑粉」的精煉與再生材料開發為核心。公司已取得台灣的鋰電池處理執照,年許可處理量由6,900噸提升至8,040噸,其中二次鋰電池的年處理量上限自960噸增至3,600噸

經過分類與拆解流程後,公司能生產錳、鐵、鋅等一般再生原料,以及含有鋰、鈷、鎳、碳等元素的「黑粉」。黑粉是電池回收中最具價值的部分,公司正推動以濕式冶金與電解還原技術將其進一步精煉為氧化鈷、氧化鎳與碳酸鋰等高值材料,供應下游原料廠商。

公司也評估導入自動化分選系統,以提升金屬純度與回收效率。濕法處理利用化學溶液進行分離與純化,可達較高金屬純度;電解還原則透過電能將金屬離子還原成可販售的化合物,能增加再生產品的應用價值。

三大未來的策略重點在於從傳統金屬回收轉向高值化精煉與技術升級。其營運表現將受處理量、產品純度與再生料價格變化影響,若濕法與電解製程能穩定量產,將有助於提升再生金屬毛利。

🔹 富采(3714):鎵回收機制支撐材料自主

富采在面臨中國自2023年8月起實施鎵出口管制後,著手建立鎵的回收與再利用機制,以確保半導體用料供應穩定。公司於2023年7月提前增加鎵基板庫存,並加速啟動本地回收系統,截至2025年已回收約9,000公斤鎵,回收效益超過新台幣500萬元。

鎵是紅光與紅外線發光元件、部分LED與半導體材料的重要元素。透過回收,公司可將製程廢料中的鎵萃取、淨化再製成可使用材料,不僅減少對外採購依賴,也回收部分原料成本。這項措施符合公司在永續與減碳方面的行動方針,並支援其在 Micro LED、車用與光通訊等高階應用的材料需求。

不過,現階段回收量能否滿足整體產能需求仍有待觀察,且建置回收與再製流程涉及成本與良率挑戰。

🔹 閎暉(3311):透過併購掌握稀土原料來源

閎暉於2025年3月完成對日本 FDK 株式會社45%股權的收購,藉由FDK在中國內蒙古包頭的子公司,間接掌握稀土相關上游原料來源。該子公司(BAOTOU FDK CO., LTD.)專精生產氫儲存合金粉末,為鎳氫電池負極所需的關鍵材料,屬於含稀土的特殊合金。

根據資料,FDK在2024年的營收約649億日圓(約合新台幣130億元),顯示其在電池產業的規模與上游整合能力。透過這項投資,閎暉得以強化在能源與車用產品領域的材料掌握,並提升供應鏈完整性。目前公司尚未揭露包頭據點的產量、供應比例與成本結構,實際效益仍待後續披露與驗證。

 

 

優分析用戶可直接點擊連結,參考這篇最新發布的:電子廢棄物跟金礦一樣值錢!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金屬回收
回收
台灣
稀土
關鍵礦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