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能源|波浪能正進入主流視野?全球投資人加碼布局新型綠電

2025年07月21日 10:45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Reuters

最近,來自瑞典的綠能新創公司 CorPower Ocean 傳出好消息,他們再度成功募資,引進兩家新的戰略級投資人:日本的東京瓦斯投資部門法國GTT科技集團的創投基金

這筆募資金額雖未公開,但讓該公司累積的資金總額已達 1.18 億歐元(約新台幣47億元)

波浪能是什麼?為何值得關注?

「波浪能」(Wave Energy)顧名思義,就是把海面上來回起伏的波浪動能轉換成電能。它跟太陽能、風力一樣都是綠色能源,不排碳、可持續,但它有一些獨特的優勢:

🌊運作穩定、不受天候影響大:不像太陽只能白天發電、風力要靠風速,海浪基本上全年無休地拍打。
🌊能量密度高:海浪每平方米能量比太陽能或風能高出數倍,單位面積產電潛力高。
🌊預測性強:海洋波浪模式可以用氣象模型預測,有助電網管理。
🌊與風光互補性強:波浪在風弱時往往仍有能量,可當作穩定電力來源之一。

簡單說,波浪能雖不是萬能,但在推進電力多元化、穩定化方面,有其不可取代的價值。

雖然波浪能看起來很有前景,但目前仍有幾大挑戰待解決:

🔻技術仍不成熟:多數波浪能系統仍處於實驗或示範階段,尚未形成商業量產標準。
🔻建置與維護成本高:海上環境惡劣,機械設計需更堅固,維修難度與風險高。
🔻電網整合困難:目前波浪能集中在離岸地區,如何與陸地電網接軌仍有門檻。
🔻政策與環評尚不明朗:各國對海洋使用的法規不一,缺乏統一開發框架。

換句話說,波浪能目前處於「潛力大、但門檻高」的產業早期階段。

國際投資人為何選擇押注?

儘管波浪能技術還在初期階段,離真正商業化還有段距離,但這並沒有嚇退有遠見的投資人。這次加入 CorPower 的兩位新股東,其實各有盤算,也反映出一個共同趨勢,大家都在為未來的綠電技術佈局。

像日本的東京瓦斯,作為大型能源公用事業,面對淨零轉型的壓力早就開始尋找替代能源方案。除了天然氣與氫能,波浪能這種潛力型的發電技術,也成了他們新投資組合的一環。他們不是只看眼前的發電量,而是看中這類新技術在穩定供電與環境友善方面的長期價值

另一家法國的 GTT Strategic Ventures 則是背後母公司 GTT 的創投部門。GTT 本身是做液化天然氣運輸與能源技術的老牌企業,這次透過創投基金投資 CorPower,可以看作是他們擴展在「海洋能源」領域的一種策略延伸,也顯示波浪能逐漸進入大型能源科技公司的視野。

除了這兩位新面孔,CorPower 的投資人名單還包括 Cisco Investments、Santander 資產管理公司,以及 NordicNinja VC、InnoEnergy 等歐洲綠能創投。這些資金來自科技、能源與金融不同領域,但共通點是:他們都看準了波浪能在未來電力市場中有機會補上「穩定、乾淨、可預測」這個空缺

波浪能的產業位置與未來展望

雖然目前波浪能在全球能源占比仍微不足道,但未來潛力不容忽視。根據 IEA(國際能源署)推估,海洋能源(包含波浪與潮汐)在 2030 年可能可供應全球 2%~4% 的電力。這在能源市場規模來看,已是一個數十億美元的市場。

而波浪能也特別適合:離岸島嶼、沿海偏遠地區:不易接入主電網,需靠地區型發電;混合電廠(hybrid plants):與太陽能、風力組合,提升整體穩定性;需要全年穩定綠電的企業或軍用設施。

未來若技術突破、政策支持到位,波浪能有機會從「試驗技術」走向「規模商轉」。

總結:一場押注未來的綠色賽局

CorPower Ocean 的募資案例是一個具代表性的信號:全球綠能資金正向海洋延伸、尋找下個潛力能源平台。雖然波浪能距離大規模商業化還有一段路,但在氣候變遷、能源多樣化壓力下,它正逐步成為綠能布局的重要一塊拼圖。

對產業來說,這是一場「時間+資金+技術」的長期耐力賽,率先卡位的投資人與技術供應商,或許會在未來能源轉型中扮演關鍵角色。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能源
再生能源
波浪能
綠電
發電
電網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