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5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 過去一年,半導體產業進行了一波的「庫存去化」。庫存去化意味著企業正在積極調整過剩庫存,以更好地應對市場需求的變化。這一過程中,晶片原廠及通路商通過減少生產和調整供應鏈策略,促進了庫存水平與市場需求之間的更加緊密匹配。
所謂「更加匹配」,指的是存貨與營收的匹配,存貨高不高決定於現在營收如何,如果營收水平很高,存貨本來就應該高一點,反之,如果營收水平不高的話,那麼存貨水準就還需要降低一點。
通路端:需求面
先來看需求端,也就是營收的部分。就產業數據來看,IC通路商以大聯大(3702-TW)、文曄(3036-TW)、至上(8112-TW)為龍頭公司,目前整體的需求似乎不差,只是從之前的需求高峰回到比較“正常”的水準。時間拉長,與疫情之前的水準相比(2019年),半導體需求長期趨勢向上在此能得到證明。
在長期趨勢的推升下,未來幾季的營收有機會回到長期成長趨勢線上,假如景氣沒有太大變化的話,半導體貿易協會(WSTS)預估今年半導體成長率有13.1%,能有這麼高的需求成長,主要是由高單價的半導體需求鎖推升,以標準品為主的台灣IC通路商沒辦法有這麼高的成長率,但營收會比去年來得高仍然是可期待的。
通路端:庫存水準
然而目前整體庫存水準卻比過去高出了八成之多,如下圖所示,庫存最多的時候出現在2022年第三季,但是營收(需求)的最高峰卻是出現在2022年第一季,所以回頭來看,2022Q2之後就開始進入「庫存去化」的下行週期,當時也剛好是股價的最高峰。也就是說,Q2之後的庫存上升是因為被下游堆積上來的,而不是訂單增加。
直接把「存貨」除以「營收」來看比值會更簡單。從產業平均存貨銷售比趨勢來看,2022年第一季之後的存貨銷售的比值就開始上升,一直到隔年的第三季才見到高峰就開始下降,回顧股價也是從當時開始進行報復性反彈。
不過至今仍未回到正常水位,這個數據反映出,大部分的半導體產品在供應鏈上的庫存仍偏高,這對於更上游的半導體製造商來說,不是一個樂觀的情形,因為當下游通路端的存貨還很多可以慢慢賣,就會進一步壓抑到上游製造端的訂單需求復甦。
成熟製程的半導體製造業者如聯電(2303-TW)、力積電(6770-TW)、世界先進(5347-TW),今年營收復甦看似有限。不過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全球半導體產品只有大約10%是從以上所講的這些通路商所銷售出去的,IC設計業者的庫存對於晶圓製造業者來說更為重要。所以我們轉去看看台灣幾大IC業者的庫存水位如何。
IC設計廠:需求面
全球前十大IC設計業者台灣佔了三家,分別是聯發科(2454-TW)、瑞昱(2379-TW)、與聯詠(3034-TW),市占率排名分別為第五、第八及第九。以聯發科為首,IC設計業者的需求比疫情之前增加很多,營收規模比IC通路端擴大的還要快。
即使把貢獻成長較多的聯發科去掉後,瑞昱及聯詠營收合計的成長率也是不錯。先不討論背後原因,假如這個趨勢會持續的話,一般來說「IC設計業者」會比「通路商」更有成長的潛力,在此也能得到證明。
IC設計廠:庫存水準
那麼,這些規模更大的IC設計業者存貨水準如何呢?見到下圖,不只是已經快速回到健康水平,甚至還有點低。存貨水平能夠快速下將,反映出半導體產品的需求並不差。看到這裡就能理解,為何半導體產業的需求今年能強勁復甦。
雖然以上所列出的公司合計不代表整體產業,但是仍可以看出一個大概的方向。
儘管通路端的庫存仍高,但這僅僅只代表了10%左右的半導體需求,所幸,需求規模更大的IC設計業者整體庫存水位已低,更加確認了今年半導體訂單需求會有復甦,所以一般預估即使是成熟製程的上游代工廠如聯電(2303-TW)、力積電(6770-TW)、世界先進(5347-TW),今年營收還是可以成長。
根據倫敦交易所LSEG所統計的分析師預估值(IBES系統),聯電(2303-TW)、力積電(6770-TW)、世界先進(5347-TW)的營收分別有機會成長8%/16%/10%。其中,力積電成長率較高是因為去年衰退更多所致。
再往更上游一點看:矽晶圓製造商如環球晶圓(6488-TW),中美晶(5483-TW)、嘉晶(3016-TW)、台勝科(3532-TW)、合晶(6182-TW)等,今年需求也將受到帶動而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