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債|關稅政策衝擊金融市場,為何債券殖利率不跌反升?

2025年04月09日 15:0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Pixabay

2025年4月9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自總統川普上週宣布新一輪關稅以來出現劇烈波動。儘管市場一度出現股價大跌、經濟衰退風險升高,且投資人普遍預期聯準會將啟動降息,殖利率卻未如預期下降,反而維持在相對高檔,甚至略有反彈。

這種現象令人質疑美國公債是否仍具備「避險資產」的功能,也突顯出政策與市場之間的張力日益加劇。

目前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已回升至4.10%-4.20%的區間,儘管從1月以來下滑了60個基點,但仍高於去年9月的低點;而同期標普500指數則重挫17%,市值蒸發近9兆美元。

美國10年期殖利率未如預期下滑的四大原因

🔺通膨預期持續上升

川普政府新公布的對等關稅政策,雖旨在縮小貿易逆差,卻因提高進口商品成本而被市場普遍視為具通膨性質

近期不僅聯準會,連帶多家金融機構也調高了通膨預測,進一步強化市場對物價上漲的擔憂。由於通膨預期是推動長期殖利率的關鍵因素之一,這使得即便市場風險升高,殖利率依然缺乏明顯下滑空間。

🔺聯準會暫緩降息計畫

聯準會主席Jerome Powell在近期的公開發言中明確指出,儘管經濟前景承壓,但目前通膨仍高於聯準會設定的2%目標,市場通膨預期亦未完全穩定,因此「降息不是理所當然的選項」。

這番發言被解讀為近期最鷹派的立場之一,也使原本期待政策寬鬆的市場情緒受挫。

🔺外國資金避險意願減弱

高盛分析師指出,近期美國治理與制度風險上升,已導致外國投資人對美國國債的吸引力減弱。過往每逢市場恐慌,資金通常會轉向美國公債避險,但這次卻出現不同以往的情況,顯示避險需求已不如從前強勁。

🔺地緣政治壓力升溫

有華爾街傳言指稱,部分央行可能將美國國債視為貿易戰中的策略性工具,考慮減持美債部位,其中又以中國最受關注。

中國既是美國主要的貿易對手,也是全球最大的美債持有國之一,一旦出現規模性拋售,將對美國長期利率造成直接衝擊,進一步壓抑殖利率下滑的空間。

美債市場對川普政府信心正快速流失

川普與財政部長Bessent雖積極主導政策,希望藉由降息與施壓壓低殖利率,卻在通膨壓力、政策風險與國際信任危機中碰壁。

美債市場的反應,正反映出全球資本市場對美國政策走向的深層不安。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美國
公債
殖利率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