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敘利亞能源重建啟動:美國企業進場布局戰後基礎設施

2025年07月21日 15:0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經歷超過14年的內戰,敘利亞的能源系統已經幾乎瓦解。發電廠被炸毀、油氣管線中斷、配電網崩壞,過去穩定運作的能源基礎設施,如今僅能支撐極度有限的供電。

但隨著美國總統川普在今年6月底解除對敘利亞的制裁,美國企業開始出現動作:三家美國能源企業宣布將攜手參與敘利亞能源的全面重建。

從9.5 GW 到 1.6 GW:能源系統崩壞的全貌

2011年前,敘利亞全國電力裝置容量約為9.5 GW,主要依靠天然氣與燃油發電。國內也擁有不錯的天然氣與石油儲量,能源系統基本自給自足。

但戰爭爆發後,電廠被摧毀、輸電網中斷、油氣田被不同武裝勢力分裂佔據。到了2025年,敘利亞全國僅剩1.6 GW可用發電容量,不到戰前的五分之一,供電不穩已成日常,民生與工業都嚴重受限。

美國企業打算做什麼?能源重建藍圖曝光

這次宣布進場的三家公司包括:

Baker Hughes:全球能源服務巨頭,擅長油氣設備與技術支援
Hunt Energy:美國德州的能源企業,涵蓋油氣與電力領域
Argent LNG:新興LNG開發商,正在美國開發LNG出口設施

三方將攜手規劃一份「能源總體規劃(masterplan)」,內容包含勘探與重啟油氣田、建設聯合循環燃氣發電廠(CCGT)、整建輸電網路,提升供電穩定性與效率。

重建工作預計從敘利亞政府控制的幼發拉底河以西地區開始,這裡雖不是最大產油地,但政治風險相對較低,是初期最可行的重建起點。

誰還在搶進?中東與俄系企業也不缺席

除了美國企業,海灣國家的資金也早已展開布局。2025年5月,敘利亞政府與卡達UCC Holding簽署總額70億美元的合作備忘錄,內容包括四座聯合循環燃氣電廠(Combined-Cycle Gas Turbines)與一座位於南部地區,裝置容量1,000 MW的太陽能電廠。

此外,伊朗與俄羅斯背景的企業,也透過雙邊協議參與油田技術、人員訓練與煉油設施重建。未來的敘利亞能源市場,勢必成為美國、俄系與中東企業角力的新前線

能源重建難在哪?風險與挑戰仍在

雖然政策環境解封,現場條件依然艱困。重點挑戰包括:

🔺油氣產地分裂:敘利亞東部的主要產油區仍由庫德族武裝控制,雖受美國支持,但與大馬士革政府關係緊張
🔺設備損毀嚴重:從油田到電廠,許多設施必須從零建起,包括燃氣輪機、壓縮站、輸電變電站等
🔺資金缺口大:能源重建動輒數十億美元,目前財政仍仰賴外資與國際融資

另外,政治與安全風險仍舊高企。即使在美企抵達首都大馬士革當天,以色列也對該地發動空襲。這些風險成為民間企業進場必須面對的現實考驗。

敘利亞能源的未來可能長什麼樣子?

若政治情勢逐步穩定,敘利亞的能源重建有望朝以下方向發展:

🔻天然氣主導的高效率火力發電網:結合燃氣與太陽能,提供相對低碳且穩定的電力來源
🔻跨區域能源輸出潛力:天然氣出口可望向黎巴嫩、伊拉克等鄰近國擴展,甚至重返地中海LNG轉運節點角色
🔻引入新技術與綠能融資:如CCUS(碳捕捉)、儲能系統等,有機會隨美國企業進場一併導入

能源將成為敘利亞整體重建的槓桿,而誰能先掌握技術與投資節奏,未來將左右該國的能源主權與市場規則。

能源是敘利亞重建的起點,也是全球能源企業的試金石

敘利亞的能源復甦,不只是恢復一國供電,更是一場跨國資本與地緣權力的重新排列。美國企業能否從這片充滿風險的土地中建立商業秩序?抑或只是短期政治秀?目前仍未可知。

但可以確定的是,能源先行、基礎建設跟進、經濟復甦其後,這是一條典型的戰後重建公式,也是企業布局的黃金窗口。而這場能源主導的重建戰局,才正要開始。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能源
油氣
天然氣
石油
發電
電廠
電力
中東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