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低介電材料市場展望至2032年:5G、物聯網與電子微型化推動市場年複合成長率達6.44%

2025年10月17日 09:0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Pexels
Pexels

全球低介電材料市場正加速成長,隨著5G網路鋪設、物聯網(IoT)與高效能電子產品普及,這項關鍵材料正在從航太、汽車到智慧裝置產業間快速滲透。根據研究機構SNS Insider的最新報告顯示,2023年全球低介電材料市場規模達16.1億美元,預計到2032年將攀升至28.1億美元,2024年至2032年間的年複合成長率為6.44%。


5G與電子微型化推升需求

公開資料顯示,低介電材料的主要用途在於降低電子訊號傳輸過程中的能量損耗,特別適用於高速通訊與高頻電子應用。歐洲太空總署指出,低介電材料在航太通訊系統中能顯著減少訊號損失,是高效能通訊裝備的核心材料。

法人分析認為,隨著5G網路基礎建設擴張與電子產品朝「輕薄短小」發展,市場對於低介電常數、低損耗的材料需求將持續上升。此外,歐盟RoHS等環保法規推動業界採用更永續的化學組成,也成為推升新材料研發的重要動能。


熱塑性材料與氟聚合物領先市場

報告數據顯示,2023年熱塑性材料占整體低介電材料市場的45%,主要受惠於其加工彈性高、成本低、可重塑性強的特性,廣泛應用於印刷電路板(PCB)、汽車電子與家用電器線纜絕緣層。

另一方面,氟聚合物以32%的市場占比居第二位,因具備優異的化學穩定性與熱耐性,被廣泛應用於高頻電纜、雷達罩以及高階通訊元件。法人預期,隨著高頻電子與5G天線需求增加,氟聚合物將維持關鍵材料地位。


PCB應用占比近半,受高效能裝置推動

低介電材料最大應用領域仍為印刷電路板。2023年PCB應用占整體市場約43%。這類材料在高頻電路中能降低訊號衰減、提升穩定性,對智慧型手機、筆電及車用雷達系統尤其重要。

法人預測,隨著穿戴式裝置、電動車與工業自動化需求擴大,未來五年PCB相關應用將持續穩定成長。


北美領先全球市場

區域市場方面,2023年北美占全球市場37%,主因美國與加拿大企業在高科技產業與航太領域的投資領先。美國政府對5G與航太技術的持續投入,推動相關低介電材料應用擴大。

歐洲則受惠於環保材料政策與自動化製造需求成長;亞太市場則以日本、南韓與台灣為主要推手,預期將在2030年前呈現雙位數增長。


產業動態與技術創新

根據公開資料,SABIC於2024年2月在APEC展示其Elcres HTV150A電容薄膜的高溫耐受性數據,進一步提升高溫電子應用的可靠性。同年10月,DIC株式會社與Unitika聯合開發專用於毫米波PCB的低介電PPS薄膜,以支援車載雷達與高頻通訊設備需求。

多家化學與材料龍頭企業,包括陶氏Dow、三菱商事Mitsubishi Corporation、旭化成Asahi Kasei與索爾維Solvay等,也持續投入新型聚合物與可持續材料的研發,期望在高性能電子材料領域鞏固市場優勢。


展望2032:綠色與高頻雙主軸

整體而言,法人預期低介電材料市場未來將由兩股力量驅動:一是高頻通訊技術的滲透率提升,二是全球向環保與高再生性的材料轉型。隨著電動車、智慧城市與航太應用需求持續增長,相關材料的市場價值可望在2032年前再翻一番。


延伸觀察:
隨著材料特性朝更低介電常數、更高熱穩定性與可回收性發展,低介電材料不再只是電子產品的「絕緣層」,而是高頻通訊時代的「訊號加速器」。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P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