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er
優分析.2025.04.08

建大(2106)的關稅應對策略,持續投入研發的『第二大輪胎製造商』

建大(2106-TW)積極應對美國總統川普可能祭出的關稅政策,策略核心在於強化其北美製造基地的優勢,並評估在美國本土生產輪胎的可行性。同時,公司深化與北美新興電動車廠的合作,調整產品組合,目標鎖定高端市場,提升獲利能力。

此外,越南廠的擴產計畫旨在滿足美國市場的需求,研發投入則助力提升在北美補修市場的市佔率。

川普關稅政策下的應對:北美製造與在地生產評估

面對美國總統川普可能實施的關稅政策,公司已提前布局

董事長楊啟仁說明,建大(2106-TW)在北美建立製造和研發基地,現階段以生產輪圈為主

為進一步因應,建大(2106-TW)正評估在美國生產輪胎的可能性,顯示其積極應對貿易政策變化的彈性

(資料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深耕電動車市場:與北美新興車廠的合作

新能源車輪胎需要具備海綿靜音及對噪音的控制等特性,建大(2106-TW)已與北美新興電動車廠進行合作,並於2024年第三季在越南廠進行考核,目前正在試量產階段

預計隨著該車廠車款於2025年下半年釋出後,將有助於提升建大(2106-TW)配套胎的能力與知名度。此舉將有助於提升建大(2106-TW)在北美補修市場市佔率

產品組合優化:瞄準高端市場,提升獲利

為了提升獲利能力,建大(2106-TW)正積極調整產品組合,瞄準高端市場

董事長楊啟仁指出,公司產品種類廣泛,且在歐美地區皆有研發團隊,研發量能充足,將持續推出新產品

2025年,建大(2106-TW)更將推出礫石車專用輪胎

(資料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越南擴產計畫:滿足美國市場需求

建大(2106-TW)看好越南市場的內銷潛力,同時將越南視為重要的汽車輪胎出口基地,特別是針對美國市場的需求。

為滿足生產需求,建大(2106-TW)於2020年啟動越南二廠的擴增計畫,但因疫情影響,時程延遲至2024年第三季。

公司於2024年購置越南二期廠房土地,2025年陸續進駐機台,預計2026年第一季完工,屆時產能將提升5,000條至2.2萬條。

越南廠為建大(2106-TW)重要的汽車輪胎出口基地,尤其針對美國市場。此舉不僅能提升產能,更能有效因應美國市場的需求。

(資料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研發投入與北美補修市場

建大(2106-TW)輕型卡車胎與轎車的組車胎(OE)、維修胎(RE)比重約為2:8

隨著研發能力提升,建大(2106-TW)北美補修市場市佔率也逐步提升。持續投入研發將有助於建大(2106-TW)在北美補修市場取得更大的斬獲

(資料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建大工業(2106-TW)成立於1962年3月,是台灣第二大輪胎製造商,以生產自行車內外胎起家,逐步擴展至機車、工業用車、汽車等領域。

目前產品線涵蓋自行車內外胎、機車內外胎、工業用車內外胎、輕型卡車內外胎、轎車輪胎、農用車輪胎及防水膠布等,並以自有品牌「KENDA」行銷全球。

2023年產品別營收比重為:

  • 自行車內外胎佔15%
  • 摩托車及其他斜交胎佔42%
  • 轎車輪胎及輕卡車輪胎佔43%

從地區營收比重來看,北美佔44%、中國佔26%、台灣佔8%、越南佔9%、其他地區佔13%。

產業趨勢:輪胎產業與原物料價格

輪胎製造的原物料成本佔比較高,約佔7-8成,其中天然橡膠、合成橡膠合計佔原物料成本的45%。

因此,橡膠價格波動對輪胎企業的獲利影響甚鉅。

根據米其林2023年的資料,輪胎原物料成本結構大致如下:

  1. 生膠:21%
  2. 人造膠:23%
  3. 鋼絲:10%
  4. 輪胎填充劑:24%
  5. 化學藥品(抗氧化劑等橡膠助劑):15%

但隨著全球經濟情勢變化、汽車產業電動化轉型,以及環保法規日益嚴格,輪胎產業正面臨多重挑戰與機遇。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汽車輪胎
電動車
關稅
數據分析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