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 當高額關稅來勢洶洶,雖然Walmart有三分之二商品在美國本地採購,看似有一定的防禦力,但面對仍仰賴進口的品類,衝擊還是難以完全避免。進口成本上升、毛利被壓縮,這家零售龍頭該怎麼應對?他們的解法之一,就是加快投資倉儲自動化與機器人技術。
Walmart在今天的投資人日上,重申了對2026會計年度的成長預期沒有改變,但也坦率表示,第一季的營業利益預估範圍被拉寬了,部分原因就是為了保留彈性空間,好應對關稅政策正式落地後的價格策略調整。
畢竟,漲價可能會流失顧客、不調價則會壓縮獲利,在這樣的兩難中,Walmart大概只能選擇自己多年來持續佈局的第三條路——自動化。
其實,Walmart早在去年就提出,到2026會計年度,他們的自動化倉儲與配送中心能讓平均單位成本降低約20%。原本被視為長期營運效率升級的規劃,如今卻成了短期應對關稅衝擊的利器。
無論是物流機器人、智慧揀貨設備,還是高效率分揀流程,這些系統都能有效節省人力與作業時間,幫助Walmart在進口成本上升的情況下,從後端營運中「找回一點利潤空間」。